
外滩夜景 来源:百度空间
外滩,由上世纪30年代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而闻名天下,成为如今上海百年的缩影。
外滩在上海人心中并不是简单的城市景观,更是上海人精神世界里共有的城市图腾,见证上海的段段艰辛,也见证了社会变迁的风风雨雨。
上世纪初,长辈们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肩挑着唯一的家财,举家从黄浦江十六铺码头挤进上海。经过艰难打拼终于立足在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阿拉上海人”。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滩成为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唯一场所,情人们排着密不透风的“队伍”,互不干扰地互诉衷肠,外滩成为青年人“恋爱墙”。
在21世纪首个10年里,外滩的景观得到新一轮的升级换代。曾经迎来送往的十六铺客运码头,被定向爆破;堪称亚洲第一弯的延安东路下匝道,在“变脸”中永远地消失;具有“百岁老人”之称的外白渡桥,在离别数日的“整容化妆”后,“返老还童”般稳坐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之间,再度焕发青春;完成历史使命的吴淞路闸桥,在外滩地面改建工程中“告老还乡”,退出上海的版图。
外滩每一个变化,遗漏每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都会显得太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