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北京的旧城改造应放慢步伐

北京大学的“老房子”(图片来源:互联网)

北京是一座具有800年都城历史的古城,现在也被称为旧城,它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最直观载体。保护和传承北京这座中国最大也是最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应该义无返顾地担负起的责任。

在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北京的旧城由于处在城市中心区的位置,而且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北京新、旧城重叠发展的局面,使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了一对矛盾。由市政府推动的北京旧城改造工程在规划、政策、操作以及对北京旧城价值的认识等层面上,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北京的旧城正在这场改造运动中面临被严重毁损的结果,众多的专家、学者、官员、民众对这一现象都感到十分痛心。

对于北京的旧城改造应该暂停或放慢步伐,要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以缓慢的速度推进和操作,不能急于求成,以免由于一时、一地、一人、一念的错误决策而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历史遗憾。城市是无数记忆和文明的凝聚,历史不能再造,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文想就目前北京市旧城改造过程中,造成古都面貌大量毁损的现象,从老北京城整体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北京城市面貌的变迁、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政策层面的失误、观念的改变以及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等几个方面提出观点与大家讨论。

一、老北京城整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星辰之都—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老北京城是世界上规划布局最好的都城,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古都中,至今保存原貌较多的古都。(但是对于这后面一句话,我们越来越不自信了,因为老北京城的面貌在今天仿佛一张正在褪色的老照片,正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并面临大规模经济建设带来的毁灭性威胁。)北京城形成现在的严整布局,肇始于元大都的兴建,元世祖忽必烈命堪舆家(天文、地理、水利专家)刘秉忠和弟子郭守敬、赵秉温等负责城市和宫殿的规划设计,紫禁城上应天上的紫微星垣,下踞京城的中央子午线,整个城市和宫殿的设计与建造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与建筑上最高等级成就的代表,它的伟大意义远非几句话能说得清。

(二)国际上关于历史城市街区的保护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并提出“雅典宪章”,对随后建筑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还有后来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威尼斯宪章”都提出了保护历史街区,历史路段的问题,正是因为在20世纪的大发展与大破坏里,众多国家和城市那些“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面临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带来的毁灭性威胁。

(三)丽江、平遥等古城与北京古城之价值对比 

平遥、丽江古城这样偏安一隅的小城市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旧城无论是从建筑水平,还是历史文化含金量都比它们更有意义。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明清皇家陵寝已经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实我们不能只认为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与文化才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非常厚重的,它应该包括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人群有关的一切能够记录当时生活与文化的建筑与环境,甚至也包括继承了那种生活和正生活在那些建筑中的人,因为这种文化还活着,很活跃,而且会代代相传,薪火相继。

北京对已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得还比较好。但这还只是“文物保护”,还不是“古城保护”。因为还有大量的老旧建筑和历史地段并未列入历史文物保护的名单,其中的大部分是四合院民居,由于未得到保护,以致多年来不断地被拆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日益毁损,正与平庸的新建筑的日益增长同步地加速进行。

而古老的北京,是星辰之都,是龙脉之都,是全世界规划与设计的最好的古都,根本不是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问题,整个老城就是文物!而这个“文物”我们已经失去很多了,而且每天都在失去多一点,在一些国家,100年以上的古树就可算是国宝了,而在我们这个3000年的古国,清朝的东西都算不上文物。我们是不是太不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了呢?

二、北京城市面貌的变迁与危旧房改造

(一)元大都、明清、民国时的北京

北京做为一个不断生长的城市,它的变化也分成很多阶段。元大都的辉煌灿烂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被描述得近乎神奇,以现在景山为中心的皇家禁苑环三海而建,宫殿壮伟、街衢宽阔,是当时世界上仅见的伟大都市。明代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重建,格局未做大的改变,在明中后期加了外城。清代皇帝入关后继承了明皇城,但在西北部园林的修建上大有建树,成就了三山五园的壮美画卷,只是不幸于清末被联军烧毁大部。民国至解放前这一段,北京城也基本未变,甚至有幸逃过了数次战争的劫难而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北京城不同于丽江等小城之处,在于它是一座精心设计的都城,其美丽和意义体现在规整、对称、宏伟与变化之中。

(二)解放后北京城的变迁

1.新都规划的失败与旧城墙的拆除

解放后到目前为止的这个阶段是北京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阶段。建国之初,当时清华大学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提出过一个保护旧京城,将新都建于以公主坟为中心的京西的规划方案,但未被采纳;后来在城墙的拆与留问题上,梁思成又拒理力争,提出建筑城墙公园的方案,可惜又未能成功,北京城的城墙和城门楼还是被无情地拆除了。这两件事现在看来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和遗憾。如果以今天的技术条件看,其实即使不拆老城墙也完全可以解决交通问题,一时的短视变成永远的遗憾,现在北京要复建一个城墙遗址公园,还得号召全市人民捐献旧城砖,据说收效甚微,拆了东墙补西墙。

2.8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规模危改

北京的危房改造工作,应该说从解放后龙须沟的改造开始,到后来的菊园小区,到现在的金鱼池改造,规模越来越大,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上取得了很大实效。但随着被拆除的旧房越来越多,不免让人感到心疼。这几个月在北京城里走一走,到处是拆迁工地,金鱼池拆了,草场胡同拆了,阜内拆了,朝阳门拆了、珠市口拆了,宣武门内大街拆了,德外拆了,下一步准备拆的还有校尉营胡同、德内大街、府右街、大棚栏、新街口、东四、交道口……北京旧城只留了25片保护区,占内城总面积的37%,也就是说2/3的老北京街区将在若干年内被夷为平地!然后再将它们变成钢筋水泥的森林!记得在一次摄影展览上看到过一幅作品,作者把他拍摄到的所有用刷子写在墙上的“拆”字集中在一张大纸上,有些字写得就象在滴血或流泪一样,当时给笔者的触动很深,现在想想那幅照片还真有点儿偈语(现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味道呢!

这种用大拆大改的办法进行危旧房改造,从目前的操作情况看,正在从一项为民解困的德政逐渐演变为以赢利为目的、吃土地差价、与民争利的“扰民工程”了。在利益的驱使下,成片的四合院住宅区不断地被划拨给区属开发公司,由开发公司主导建设。在这富有北京历史印记的文化遗产被毁的同时,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单调而不适应长远居住要求的六层或高层公寓住宅,使北京变得面目全非,严重地损害了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