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上海世博展馆建设收尾 临时建筑如何后续利用
发布时间: 2010-01-13   来源:网友瑪奇朵投稿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尚未开幕,造型新颖、精彩纷呈的临时展馆已让国内许多省市“怦然心动”。媒体从近日开幕的“上海市建筑学会年会暨世博—绿色建筑设计国际论坛”上获悉,目前已有不少兄弟省市表示,世博后“想搬一座临时展馆回去”。根据国际展览局规则和世博会惯例,上海世博会除了已确定的“一轴四馆”等少数建筑外,其余众多建筑,包括许多国家馆今后都要拆除。因此,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展馆,绝大部分都是临时建筑。

园区场馆建设临近尾声

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现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园区内场馆建设临近尾声。“一轴四馆”永久建筑中,主题馆、世博中心已竣工,中国馆、世博轴、演艺中心即将竣工;42个外国自建馆中,70%已开始装修和布展。

上海市建筑学会秘书长曹嘉明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已做好了“后世博策划”,将充分发挥世博影响。至于世博临时建筑,世博后是拆除还是搬迁,有关部门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因此目前还很难说“花落谁家”。而且,一旦临时展馆确定要保留或搬迁,消防等许多设施还需经过改造,以满足相关工程规范要求。

据了解,世博会临时建筑最终被保留下来,这在世博会历史上也有先例。如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当初也是临时建筑,可世博会后大家对它都认可了,所以就留下来了,成为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但保留少数非常经典的外国临时展馆,需要主办方和参展国一起来商议。上海世博园区建设贯穿了绿色、生态理念,将对推动上海绿色建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临时性场馆建议尽量少拆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房地产学会会长、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宋春华在演讲中指出:闭幕后的后世博期间,仍然会给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带来不菲的世博效益。对此要有足够估计,要提前做出规划。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治和功能的转换,公共艺术品的去留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对各类场馆的后续利用,要做出更细致的超前策划。

“对永久性场馆,一轴四馆已经考虑到将来怎么用了,主要是功能的转换。但对大量临时性的场馆,应该区别对待,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宋春华说,应该尽量采取少拆除的方针。“建筑,我们可以捐赠,你的也可送给我,但保留你的名字,也可以我出一些钱,你的给我,也可以互换,这样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