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破除绿色建筑障碍还需勇闯三大难关

绿色建筑破解高能耗困局

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绿色建筑的行动纲领、政策标准。今年1月份国务院转发的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出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更是将绿色建筑从软性的推荐标准上升为硬性的强制规定,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3600万平方米的目标,全国的绿色建筑将首次突破10亿平方米,从中可见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决心。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刘军介绍,目前我国社会能耗主要为建筑、工业、交通、农业四大民生能耗,其中建筑能耗仅在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就已经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建材生产环节的能耗,建筑行业无疑是社会第一耗能大户。

对于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天津市而言,大量能源资源消耗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关研究表明,每提高1%城镇化率,将新增城市用水约17亿m3,新增能耗约标准煤6000万吨,新增建筑用地约1000多km2,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约6亿吨。虽然天津市的绿色建筑在全国起步较早,成为全国拥有绿色建筑个数最多的十大省市之一,但目前天津市的现有建筑中,高能耗建筑却占据了绝对比重。

“我国每年新建的20亿m2的住房当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近500亿m2建筑的能耗已超过标准煤5亿吨,其能量相当于2011年三峡发电量的19倍。”刘军说,“在高速城镇化的现阶段,大量高耗能建筑的出现,很容易使城镇化陷入越建设越浪费的困局。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如果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改造现有楼宇,每年将节约6000亿元人民币,可以建设4个三峡大坝。”

对于天津市来说,距离建成生态城市的目标还有7年时间,不少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从建筑设计行业看,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突破口就在于全面推广绿色建筑,为实现降低建筑能耗,推广绿色建筑已成为发展生态城市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