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
发布时间: 2010-02-24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四、中国民居的仿生结构及自然材料

中国民居生态精神又一表现就是中国民居的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仿生柔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建筑哲理中"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 木材具有柔性和弹性,木构架中的节点又都普遍使用榫卯构造联接,如动物的骨骼关节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缩和扭转,地震时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的能量。

中国民居中尚表现出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的生态精神,由于中国土地辽阔,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中就地取材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建措施。天然材料不仅对人体无害,且虽经加工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仍能反映自然的特征和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和大自然融合的心理要求。西藏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云南的竹楼、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帐篷……它们就地取材,适应当地气候,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然材料所特有的纹理质感和色彩易激发起人们的心理感应。木材纹理如烟云流水,质地暖和亲切,大理石或以山川壑或似云海波涛给人于无穷暇想。运用自然材料大有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五、中国民居的审美情趣

中国民居在中国传统建筑哲理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自然、结合不同气候、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塑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及审美情趣。南北高原: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中原平地:狭巷夹天,庭园深深;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无论是北方民居的深沉厚重,还是南方民居的潇洒秀丽都富于诗的韵律和画的意境。传统民居风格各异却无处不体现了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崇尚自然,争取自然,借鉴和发挥自然。中国民居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地把崇山、秀水、峻石、绿树、竹林、洞桥、小路与建筑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民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里不仅是民居客观环境风貌所具有的艺术气质,而且也包含了民居建筑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感染。不仅如此,中国民居浓郁的乡土气息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有情观念。中国民居的潇洒的生活气息、动人的民族风情和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给人予情景交融的境界,是理性与浪漫的结合。在这里山光、水影、月色和鸟语花香都成为有情之物并与建筑融为一体而令人沉醉。
当前我国和世界不少国家都在进行现代化的人居建设,并正在逐步由追求数量和向提高质量方面转化。应该承认当前沿用的现代化住宅是具有一定的优点,在解决满足人口和居住建筑数量的矛盾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现代住宅由于受垂直组合模式的限制,在居住环境及单元的空间内容方面与传统民居比较还具有不完整性。应该看到我国传统民居的精神内涵及其形态,在许多方面均表现出其超前和现代的生态观念。如何运用和借鉴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来营建一个具有良性生态循环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居住园区:从空间环境、景观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及智能化环境的设计中去溶入更好的生态环境。追求与大自然的融合,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也将永远是我们必须持续开发和进入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