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目前听众还是很少的。建筑评论不能只评外形,而对于建筑使用功能的评论还是很多的,在一些网站上,基本上都是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评论,而在外观方面则没有引起百姓们很大的关注度。建议在丑陋建筑评选结果产生之后应该对每个获评的建筑进行点评。
很多甲方、开发商都有这样的想法:投资做项目很不容易,所以就一定要做出个引人注目的建筑,这样也更便于炒作,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另外,每个甲方都不希望自己的项目成为其它建筑的背景,所以也就造成了地标性建筑随处可见的现象,这些地标之中不乏优秀作品,当然也会有不少的丑陋建筑。
其实这在中国文化里也无可厚非。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只能出现在北京,而外地就不能存在,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实际上颐和园就是模仿西湖建造的,当时乾隆下江南之后,觉得西湖景色很好,于是在北京模仿西湖的样子建造了颐和园,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说颐和园是丑的。建筑互相抄袭是人之常情,所有的建筑都是要互相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