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创意建筑 畅想未来  > 正文
技术时代 异形建筑之殇
发布时间: 2010-10-08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投稿 

一场大火,让异形建筑继被扣上“破坏城市格局”、“劳民伤财”等罪名后,于安全指数方面又处于下风。虽然这场央视北配楼的大火并没有殃及CCTV主楼,但如果当时北配楼坍塌,则将牵连主楼,后果不堪设想。作为现今中国异形建筑的扛鼎之作,央视新楼的安全性不得不让人思量。

而在“5·12”地震时,很多人也因为异形大楼的结构,跑了很长时间才跑出楼去。有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要是起火,都不知道能不能跑出去。”

放眼全国,如今时尚绚丽的各式异形建筑在争议声中拔地而起,或与天比高,或标新立异。“如果建筑要做成地标,结构就必然让步。”一位结构专家的感叹发人深省。如果安全问题亦妥协于建筑形式,那么这些标新立异的异形建筑究竟会是地标,还是“灾害放大器”?

作为现今中国异形建筑的扛鼎之作,央视新楼的安全性不得不让人思量(图片来源:百度)

缺失的自防与自救

库哈斯在对媒体诠释CCTV大楼设计理念时曾经指出,这样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对CBD千篇一律、向上扩张的摩天大楼的重磅一击。然而,讽刺的是,在安全设计方面,CCTV大楼却没能起到正面榜样作用。

事实上,外型奇特、超高、超大的建筑本身在设计上就存在先天不足,而像CCTV大楼此类,则代表了目前超高层建筑不但“个高”,且有向“体胖”、面积越建越大的趋势上发展。

建造这样的建筑不仅会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投入使用后,也将容纳更多人,安全设计天生即是难点。加之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出现只有20多年的时间,异形建筑更是21世纪之后才在中国出现的产物,设计经验不足与有关安全规范不够完善,构成了双重隐患。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表示,异形建筑追求外形的新、奇、特,造型非常不规则,与现行的建筑规范和结构安全规范之间存在矛盾,结构上存在一定风险,且异形建筑因为发展时间短,未知因素比较多,如果前期结构安全论证不充分,比一般建筑更容易出现坍塌这样的事故。

根据有关人士证实,CCTV总部大楼并非没有经过安全论证,主要的争论点一直集中于主体大楼,由于其主要结构形态是一个由交叉三角形网状表面包裹的菱形圆,这一度引起专家对其安全系数的质疑。

而与突飞猛进的建筑技术和日新月异的建筑形态相比,相应的安全法规却存在滞后。比如,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诞生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虽然早已预见了高层建筑的必然趋势和其对于居住安全构成的挑战,却一直没有具体到解决防火等的细节问题,更别说进一步发展的异形建筑了。

通常,在超高层建筑的装修中都会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还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一旦火灾形成,火势会非常迅猛,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个个大烟囱,让火借风势快速蔓延。

在央视北配楼的中庭就存在这个问题,这里既是建筑内部最壮观处,也是对防火设计的最大考验。当高大空间发生火灾时,初期火灾烟气容易层化并水平蔓延。随着火势扩展,烟气能通过“烟囱效应”快速垂直蔓延到顶并水平蔓延和积聚。

异形建筑追求外形的新、奇、特,造型非常不规则存在安全隐患(图片来源:百度)

一栋大楼应该有两套独立的消防系统,一套是总承包商自救的临时消防系统,在大楼竣工、业主验收后会撤掉;另一套是大楼长期使用的消防系统。根据有关规定,两套系统只可叠加,不可出现衔接不上的空档。在防火方面,虽然央视北配楼设计者也已经设计了体现其信心完备的安全体系,然而在失火当天,这套体系却并未投入使用,原因就是“消防系统并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

前沿的设计与滞后的安全感

要一个标新立异的外壳,还是要一座有安全感的房子?这个问题本来无须争论。然而,“一个建筑方案的取舍,结构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希望建筑成为一个标志的话,结构就会退居第二。”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汪大绥曾说。而他则负责过央视新大楼的结构设计。

在央视北配楼中,那些业主要求的功能如录音棚、音控室、贵宾休息厅、作为酒店功能用房的展览厅、多功能厅、信号传送机房、会议室,被设计师像“盒子”一样罗列在建筑内部。这个创意让业主满意,因为功能和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库哈斯的方案在竞标时最打动业主的因素之一。

一旦大楼发生火灾,大火反而在“盒子”中间形成串联(图片来源:百度)

然而,这些“盒子”无一不是一个超大空间,这完全打破了为传统高层建筑制定的防火规范的要求。一旦大楼发生火灾,大火反而在“盒子”中间形成串联,极快地增加火势蔓延速度。

“创新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上的创新。创新会带来什么效益?这样一座建筑,它的管理、安全标准、投入产出都应该纳入考量内容。”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顾林生说:“像CCTV总部这样重要的异形建筑,不管是防火、防地震还是防恐都要考虑全面。”而一旦过多在形式上作文章,安全方面、施工方面的压力自然会大大增加。

在这样一座地标面前,如果结构必须让步于形式,则意味着这座地标需要一套量身订制的有效安全体系。

“一座建筑的安全指标有很多方面,风力、气温、材料寿命、使用者的爱护程度等都应该在前期就纳入考量范筹,但我们的研究通常都赶不上建筑格局的突飞猛进。研究水平上不去,立法要根据研究成果来制定,自然也就无法相应地完善。”顾林生指出。

央视北配楼火灾发生后,顾林生曾与日本消防厅消防司令长川村达彦联系,对方告诉他,这样的火灾在日本几乎不会发生,因为当地的法律已十分完善,规定细致到建材选择与消防系统的内部安装上,一旦发生火灾也不会大面积扩散,建筑内部都设有隔离区。例如A区着火时,就会有防火门自动落下,将其与别区隔开,阻止火势蔓延。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