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建筑的美观与功能的设计  > 正文
刘力:真正的技术在中国建筑中应用很少
发布时间: 2011-05-13   来源:新浪网投稿 

 

洲联集团·五合国际总顾问刘力

我们所看到很多的建筑,可以受到很多消费主义的影响很严重,无论城市大型公建,以及居民购买的住宅,关于新消费主义网络上面,媒体上面讨论很多,我们所看到的现象给大家列举一遍。比如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在全国各地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大型公建,追求世界之最,追求最高,无论是电视塔、大酒店都要求亚洲最大、世界最大,这是比较明显的趋势。很多的大型公建,追求城市形象的纪念性。很多的开发商或者是政府建设大型建筑的时候强调气派尊严,自我独尊,标志性、纪念性。这个发展到居住去,我们住宅的设计规划里面,强调纪念性。城市的纪念性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住宅区强调纪念性不知道是纪念谁!很多住宅作品,为了吸引关注、吸引媒体,吸引眼球,我们是眼球时代,注重夸张、戏剧化的效果,主要为了炒作。

很多设计领域,建筑设计领域,由建筑师完成建筑设计,现在建筑师不够用,开始用艺术家。把建筑的产品作为一种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甚至发泄式的创造,玩建筑、玩艺术,很多场合这种追求不是非常理性的,不是追求务实、理性,而是追求非务实、非理性。

北京一个建筑设计在后期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内部的能耗上,有非常大的问题,后来委托我们做全套的生态方面的设计。还有很多这样的项目,追求着现实的意境,比如说模仿欧式的古典,这就是中国最大的独家酒店,在北京和天津中间。在很多住宅方面,强调公建化的效果,住宅给人的感觉是强调比较平和,比较精致,有特殊意念上,企业方面的需求,现在也有大量的公建化。另外还有追求异国风情。全国各地楼盘大家都有罗马花园、或者罗马家园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是数不胜数。至少我们在上海做的几个项目都是这种风格。很多项目为了追求惊世骇俗,可以说不计成本,维护他日常的费用是比较高的。创意非常不错,到使用阶段,政府也吃不消了。还有很多追求殖民时代的风格,过去上海确实是一个殖民地,但是新一代,10年来房地产建设高潮,变成一个新一代的殖民建筑的展示。在广州就有一个开发商要求模仿上海的汇丰银行建设。

图片来源:百度

还有很多的大型公建,虽然说在长安街上,虽然在北京一个历史文化很重要的地方,基本上是无视这种传统文化的存在,和环境的协调基本上是不考虑的,这是中国国家美术馆二期,很多不管房子内部的质量如何,做得漂亮,做外面的表像,就像是舞台背景一样。比如说建筑部副部长刚刚公布,中国的公房平均住宅寿命只有30年。

现在太多的娱乐场合都是做这种风格,作为各个企业,或者银行建总部的时候,也非常追求自我独尊的企业形象,或者企业霸权形象的表达,没有人不强调气派的,每个人都要充分表现自己。整个城市如果充满地表的话,我想这个城市也没有办法看。还有很多追求浮华的、窗户式的效果。很多不但是建筑语言,用装修、装饰的语言,把照明、灯光、广告所有都结合起来设计。总结一下,就是通过我们建筑师的眼睛看社会,看这一代的产品,虽然大家意图创新,创新的道路,大家可以说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但是归纳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一种受新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非常大,非常重。在高档消费,买劳斯莱斯,奔驰、宝马、悍马、汽车这是可以理解,在建筑上也追求一个外表的豪华,车是夏利,包金包银,他依然是夏历。

图片来源:百度

第二方面是设计同科技没有结合起来,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肯定中国在有些地方落后,落后就要捱打,什么地方落后,就是科技。重要改革开放以后,建筑设计并没有学习人家的建筑科技。北京设计院,出资1000万请设计浦东浦东机场的设计师,结果北京科技院只花了1000万买工程技术,7000万买造型创意。如果这个创意是中国的一个年龄学生创意,恐怕不会被采纳,只有洋大师做才会被采纳。1000万买的工程技术是中国人自己做。真正的技术在中国的建筑里面应用比较少的,像这个是我做南京的风尚。老百姓买有三个方面,夏天采暖,冬天至领袖,减少用电。另一个角度来说,审美创意角度来说,人的审美及从工程技术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原来我们认为一些好的把握使用那个时代的典型的工艺,做一个建筑50年不落后不可能,我们可以掌握最新的工艺材料,不论在建筑行业还是其他的行业都有非常大的提高,我们设计的品位也应该跟这个相对应。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手段。最后一点就是我们是设计中国,中国设计也好,核心的是找出现代中国的建筑之路。日本有很重的很深的民族文化,但是现在的日本建筑也有强烈的现代日本自由的风格,中国现有的建筑没有找到中国自己的建筑风格。很多人虽然做传统的中式的建筑,但是消费者来讲,并不是很认可。说到中国的传统,很多人联想到贫困和落后及这是一个尝试。我们做的苏州花园,满足江南水乡风景。但是没有用任何的中国传统建筑符号。都没有用,是一种神色,看起来有东方的神韵,中国的风格。但是他没有用具体的传统。只是其中一个尝试,各个设计师,各个企业有不同的尝试,当然越是本土越是世界,中国设计师找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时设计之路,中国设计师更高的设计境界。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