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清茶,三五好友,共话业内大事小情;
一个话题,千言万语,往来皆是同道中人。
放眼建筑行业,每天发生的事情
以及可供大家讨论的话题不计其数,
对于这些话题,也许您不想说,
也许您不屑说,也许您无暇说……
但身为建筑圈内人士,
您对这些话题肯定都有自己的
看法和观点。
有自己的观点,约上三五宾朋,
再抽出那么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一场建筑界
思想碰撞的“龙门阵”也就摆开了。
在此,
畅言网开设“春来茶馆”
这个线下沙龙活动,
为的就是让建筑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
抽时间擦一擦思想的火花,
讲一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近期,畅言网举办“2010全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踊跃参与此次活动,并为我们献计献策。针对此次活动,我们本期的“春来茶馆”也主要围绕“建筑的美与丑”这个话题展开。同时,嘉宾们还针对林林总总的建筑奖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全文]

【本期嘉宾】
汤青  主任建筑师
凯达环球建筑设计咨询有限
公司
郭文斐  建筑师
凯达环球建筑设计咨询有限
公司
李亦农  主任建筑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设计所
范黎  副总建筑师
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陆静 副总经理
五合国际北京分公司
胡罡  合伙人
北京未名空间建筑设计有限
公司
方铁英 建筑师
北京未名空间建筑设计有限
公司
朱丽 设计师
北京洲际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王邕 建筑师
北京筑都方圆建筑设计有限
公司
邓智勇 副总建筑师
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的美与丑

当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世界流行的消费观念相结合,美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便更为广泛,审美也越来越丧失了统一的标准而趋于多元化。考察当代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便不难发现,时下一股所谓“新世纪风格”的设计思想潮流正在冲击着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这表现为一种综合的趋势,一种由不同的设计手法揉合形成的折衷主义状态。伴随时代发展人们逐渐将希望寄托于建筑乌托邦的理想,力图建立起新的理论框架,重新诠释“建筑—环境—人”的关系。而在这股潮流背后悄然进行的,却是建筑观念和美学观念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全文]



  • 邓智勇:

    美和丑是一个主观问题,但是都有客观性的一些假象。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把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基本性问题混作一谈,甚至把美丑当作事物的客观属性,而在著名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谈话中,关于美也做了很多分析。
  • 李亦农:

    美是主观性并带意识形态的,范围不好界定。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参数化设计就超过了有些人承受的范围,虽然扎哈在建筑造型方面很有天分,但是他用参数化替代现代主义是没有经过检验的,也是不成熟的。
  • 方铁英:

    我曾经在荷兰留学,我的荷兰同学来到北京,每天在北京街头都能发现比较丑的建筑,这些对我来说是已经不是特别刺激的事情了。我们接受的建筑训练都是设计美的建筑,而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却是丑的。
林林总总的建筑奖项

    提起建筑类奖项,国际的有普利兹克建筑奖、金块奖、国际建筑奖、阿卡汉建筑奖、亚洲建协建筑奖、开放建筑大奖等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国家级建筑奖项包括詹天佑奖、梁思成奖、鲁班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绿色建筑创新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等。艺术追求的独立性常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纵是标榜不重名利的艺术家,多数也会企求其作品能够出版面世、有价可沽,如果再能获奖、受好评与追捧,进而青史留名、流芳千古,就会令自己的艺术人生更加完美。 [全文]

汤青

对于建筑奖项问题,我觉得不能太过认真,有些奖项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大家心中自有公论。另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些建筑师设计作品的时候,需要外界给他一个肯定。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获奖,但也不能认为奖项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肯定。

范黎

国内的一些奖项我不是很了解,但普利兹克奖在评选的时候我是很关注的,那些获奖者也确实是实至名归。就我本人而言,是否获奖都是一样的。对建筑师而言,设计成功一个作品是很不容易的,其实这个作品能够设计成功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奖项。

胡罡

关于建筑奖项,有一个问题就是建筑奖项是如何评选出来的。我不是说那些评委是谁,而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奖项都是图片暴力。国内一些知名的奖项评选的主办方都要求我们要提供若干张分辨率不低于一定数值的图片,这更像是建筑摄影展。

人物·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