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纵论建筑美丑  > 正文
用直觉来看建筑美丑
发布时间: 2010-12-24   来源:互联网投稿 

图片来源:百度

有人说,你随便把台湾一栋你认为很丑的房子丢到瑞士的一个角落,它看起来都会很美,是不是这么神奇呢?我想此言不虚,瑞士之美乃发自于放下身段的尊重环境,瑞士人深深呼吸新鲜空气,他们看得见自然的律动,了解水源洁净甘醇的价值,就其内心的满足感而言,也许比卖房子的获利还来得开心。两国互异的文化价值观,造就了都市发展策略截然不同的走向,瑞士人和台湾人在乎的点根本不同,一个企求好的生活质量,但另一个在乎的却是钱,文化价值差至如此,根本也甭比美学了。

图片来源:百度

我在《我们需要美学》一文中曾提及美与视觉的和谐有直接的关系,若会令人觉得不舒服,就没有道理可以称之为美,辨别美丑很简单,直觉就可以了。“和谐”是我诠释美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但毕竟“和谐”仍旧是个抽象的词汇,且其后还牵动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容易理解。直至今日,敢谈美学的人真的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太过复杂,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害怕自己说了却做不到。阮庆岳说:“建筑美学的实践牵涉到工具与生产,不能光说不练,它必须被验证。”谈美学万不能落于形式与造型的争辩,因为这场争辩不会有什么结果,就好比你去跟台北101的李大师论宝塔与现代建筑之关联性一样,最终必定沦为各持己见的论战。

图片来源:百度

李大师强硬地把东方的元素以生猛而直接的手法加诸在现代建筑物之上,希望若有似无地隐现一丝东方意象,几十年来,随着包括台北101、中台禅寺,中国西安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等在内的李式风格建筑逐一落成,公司也挤身全球重量级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案例,都是具有极高的争议性,究竟连续两届蝉联“台湾忧质建筑厚里豆奖”的建筑美学观点能不能算是成功的呢?不知是什么力量,李大师的美学理论竟然逐一被实践了,在美学标准建立之途做了一个难得的尝试!照理说建筑大师的作品都是学界与业界争相仿效的对象,但我似乎没有见到哪一位后辈在后追随他的脚步,这是什么原因就留给民众自己判断吧。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