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3-09-10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是城市河道整治中的“渠道化”现象。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依傍于河流。然而,在一些城市,河道整治却往往只注重防洪,而不重视河岸乡土植被的保护,景观设计中多采取传统的工程措施,即拓宽河道、裁弯取直、水泥衬地、石砌护坡、高筑河堤等,这些措施虽然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整洁、漂亮,但却不能体现河岸的综合功能。

图片来源:百度

三、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生态城市建设从总体上来讲是一项政府所倡导和主导的行为,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又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其基本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雅典宪章》明确指出:“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是衡量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所以,生态城市的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在文化、艺术、社会参与等精神方面的需要,保证城市具有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健康的精神风貌,提高社会系统的层次和文明程度。从而营造出现代城市富有人情味的公共空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一致。

如果仅从短期效果来看,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在资源、资金分配方面会存在一定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城市环境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却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可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生态建设既是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能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生态环境的优化往往能使本地区,甚至可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

三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生态城市的规划涉及面广,内容繁杂,要确保其可行性,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作为一种居住形态和生态空间,城市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创造,还要能体现艺术的追求,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必须努力做到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的结合。

(二)加强政策引导。

政策是调整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建设中,政府可通过加强与生态管理有关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来引导城市建设及各项经济活动遵循生态型战略与规划的要求。如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排污费用征收制度,使其真正起到减少与遏制污染排放的作用;建立城市生态资源的计价体系,将隐含在商品中的这部分费用通过价格反应出来,并纳入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的经济核算体系中,使生态要素价值逐步市场化,并发挥价格机制在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中的调节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出台对“绿色产业”和环保事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

(三)加强组织协调。

政府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在涉及城市规模、功能布局、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时,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组织者的角色,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极广,因此,政府必须要发挥协调作用以理顺各种关系,协调好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发展与保护等关系之间的矛盾。如理顺城建、土地、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城市管理;通过宣传和教育促进“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社会风尚的形成,并取得广大市民对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等等,从而形成各部门各尽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氛围,以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