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中国少数民族建筑  > 正文
李宏进让民族建筑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11-10-17   来源:网友抹茶夏天i投稿 

(图片来源:百度)

20多年的潜心探索和不懈奋斗,使小学都没毕业的李宏进奇迹般成长为一名国内外民族建筑行业的风云人物。他设计和建造的民族建筑作品“九重天”被载入世界 吉尼斯记录。新加坡、泰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因为对他的作品十分欣赏,纷纷邀请他去设计、建造和开发民族建筑。他用汗水、心血和智慧谱 写出一位民族建筑设计大师的传奇人生。

刻苦学技艺,怀揣7元钱离乡创大业

1968年7月15日,李宏进出生在永顺县塔卧镇土家族村庄。因家境贫寒,10岁时,他读完小学四年级就离开学校,在家帮助父母砍柴、喂猪、 放牛。12岁时,父母安排他跟随邻近的一位有名老师傅外出学石匠技术。由于他年纪小,身体瘦弱,被安排做勤杂工。李宏进很好学,每天晚上在师傅和师兄们休 息后,忍着白天的劳累,开始学习石雕、画画、构图和设计,常常转钟两点多钟才休息。几个月后,他雕了一个石擂铂,也是他第一件作品。铂上雕刻的唐僧师徒四 人栩栩如生。老师傅看到后赞叹不已,认为李宏进很有灵气,从此格外用心地教导他。缺少文化但很聪明的李宏进,靠师傅的言传身教,三年后就掌握了民间流传的 各种各样的雕刻和建筑工艺,并能单独完成多种雕刻和建筑任务。

1983年春节过后,15岁的李宏进还只是大人眼中的毛孩子,他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捏着母亲卖一斗米得来的7元钱,独自来到张家界创业。 第二天,又累又饿的他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在黄石寨修游道的老乡,借得600元钱。第三天,他在市内的教场路开起石碑厂。由于技术过硬,产品质量 高,生意很快火起来。一年后,他的工人已达到20余人,自己纯赚2万多元。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84年,他创办的天门工艺美术社和绣花厂经营不到半年,因特殊原因先后破产。他并不气馁,四处奔波,到湘潭环球大理石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去长沙创办工艺美术研究所,赴云南屏边国营大理石厂负责技术指导。1992年,26岁的他再次回到张家界。

建造“九重天”,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是李宏进民族建筑的优秀作品代表,也成了世界民族建筑的杰出精品。

1999年春天,李宏进把家乡会做活儿的老工匠全部带到土家风情园工地。准备建设时,有关部门找上门来了,给投资商提意见和要求,同时,极力 反对李宏进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一些人甚至冷嘲热讽,说让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搞这样大的工程项目,简直是玩火自焚。李宏进找到犹豫不决的投资商,当着一些 专家慷慨陈词:“如果建筑垮了或者出了事故,我用自己的人头担保!”就是这种胆识和智慧,让投资商坚定了由他实施建筑项目的决心。

土家风情园内有九重天、祭祀柱亭、鲁班柱、摆手堂、宴会厅等建筑。九重天楼高48米,12层,九重,333根立柱,千棋万方,挑檐飞角,是土 家典型的建筑代表作,也是惊世之作,展现了八百年土司文化制度和土家繁衍生息、耕种劳作、婚丧嫁娶的历史。风情园的每栋建筑都是精品,是李宏进总结研究民 族建筑文化精髓的升华和展现,是土家族建筑文化的宝库,是展示土家历史的万丈画卷。

竣工时,有人认为,九重天设计固然奇特、精致,但高达九层的吊脚楼没有用一颗铁钉,对它的坚固性、安全性有些担忧。后来,有关部门从长沙请来 建筑高级工程师进行验收评估,专家们经考察验收后评价:这是一座“绝对保险的吊脚楼”。随后,九重天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李宏进因而被社会各界人士和中 央、省级各媒体誉为“湘西鬼才”和当代“活鲁班”。

痛定思痛,从绝境中顽强崛起

2001年夏天,重庆石柱县有关部门向李宏进发出邀请。他们要建一个比土家风情园规模更大的旅游景点。李宏进非常看好这个项目,拿出自己的全 部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开始在西沱古镇实施这个工程。两个月后,李宏进已投入100多万元了。这时,他已身无分文,而建筑方的专项资金却迟迟没 有到位。工人们没饭吃,没钱花,材料运不来,工程已经是无法做下去了。李宏进好说歹说给工人们打完欠条以后回到张家界,而一些没有拿到钱的工人,干脆就在 他家吃饭,在他家睡觉,家里挤的全是讨账的人。因为害怕,妻子带着儿子回到了老家。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李宏进写下血书:咬紧牙关,东山再起!

困境中,李宏进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崛起机会。湖北恩施民委找到他,请他参与策划大型民族文化项目恩施土司城。李宏进全力以赴,经过6天6夜的奋 战,拿出了一套完整的建筑方案,得到了恩施民委领导的认可,恩施方面要求他立即上马实施。于是,他将在石柱打过欠条的部分工匠和工人们又召集起来,重新组 建了一支建筑大军,于2001年6月8日在恩施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有了成熟的施工和管理经验的李宏进,凭借西部旅游大开发的东风,收获了一个个硕果。他先后设计和修建了湘西永顺芙蓉镇门楼、湘西吉首团结广场 石雕、湖北宣恩风雨桥、湖北小茅坡营苗寨、重庆长江西坨云梯街、重庆黔江博物馆、上海卫斯嘉生态园等等一系列大型旅游景点。2003年来,他还多次应日 本、新加坡、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邀请,去设计、建造和开发民族建筑,策划实施文化旅游项目。今年,他在日本通过竞标夺得投资5个亿的民族村的设计 和实施工程。他已成为民族仿古建筑行业的风云人物,创造了民族建筑事业的辉煌。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