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竹之建筑  > 正文
日本街头出现的竹子建筑
发布时间: 2012-05-21   来源:网友Bigmouth29投稿 

(图片来源:互联网)

日本战后的城市化进程紧跟欧美的步伐,但由于本身是岛国并处于地震多发地区,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方面处处体现超前意识和忧患意识。就拿东京地区的地下水处理系统来说,人家在地底下的投入就远远超过我们,而在房屋的建造方面更是如此,日本的建筑重视质量,在房屋质量以及保温方面的投入很高,从而减低了使用期间的能耗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

上世纪60年代起的日本,城市再次兴旺起来,街头、公共绿地上的艺术品也随之增加。在公共艺术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超英赶美的现象。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的公共艺术也随着城市的扩张,同样如此这般地发展起来。于是公共艺术的成长伴随着城市财富的聚集和流向,这似乎成了一个不变的规律。

(图片来源:互联网)

起先,西方文化在这方面可以追溯到希腊神庙上的石雕或是更早的石窟艺术,在东方也几乎是以同样的方式渐进,石窟或是宗教艺术。但后来就有了差距,当西方开始民众参政议政的社会时,而东方的社会概念却继续停留在从小家庭到大家庭(国家),中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观,更谈不上象西方那样的社会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制度了,这样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在接受西方文明和继承传统文化这些方面表现突出,虽然在公共艺术领域没有出现类似建筑界那样世界级的大师,但擅长和精通“雕虫小技”的艺术家却不少,这么说绝对不是贬义,在弹丸之地的岛国,人们无法追求恢弘的气势,只能不断地去满足精雕细刻。因此在材质和加工工艺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令世界的同行们也叹为观止。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艺术界兴起的“物派”运动,其实都和这有关。

艺术不可能完全背离其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公共艺术更是如此。当艺术家不想关起门来制造自己专署的排泄物,而是用思想去感召和影响世人的时候,那他们身上一定肩负了某种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德国艺术家波伊斯的“社会雕塑”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只要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内,这样的例子在西方举不胜举。但是我们也不妨回忆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艺术作品在审美之上,让大众参与其中并获得某种特殊启迪的?其实这才是社会进步,文化进步的标志。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回过头来再看这几件在日本街头的竹子雕塑,从一开始欣赏,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传统编制工艺的联想,但那只是审美层面上的联想而已。从传统意义的价值观看,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梦想让自己的作品永久地保存在公众的面前,同时,一个花了钱的业主也会具有同样的功利性目的,很显然,文艺复兴时期的美迪奇家族是不会允许米开朗基罗为他家用草编做雕像的,因为这样做,不管是业主还是受雇佣的艺术家都无法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多少个世纪下来,财富的炫耀不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和延续着吗?是什么使得对材质挑剔的日本业主和艺术家选择了竹子,而不是选金属或其他坚固耐用的材料呢?说白了,绿色环保材料的兴起是一方面,而另一个方面是时代变化了,社会进步了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