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千禧桥为了迎接千禧年,英国政府特别作了两个设计来提升伦敦的现代都市形象,一是伦敦眼,另一个则是千禧桥。泰晤士河在流经伦敦市区内的河段上共有32座桥,而诺曼.福斯特担纲设计的这座新千年建筑却是上百年来泰晤士河的第一座新桥。因为其重要意义,千禧桥从设计到建造一直吸引着全英国民众的目光。
“千禧桥”为步行桥,耗资1820万英镑,于2000年6月10日首次对公众开放。桥梁虽只有320米的长度,却以高技派建筑工程的形象,连接着伦敦最著名的两个地标——北端的圣保罗大教堂和南部的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大桥似开辟了一条自现代通往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新古典主义圣保罗大教堂的安宁通道,更似开辟了一条自历史通往现代伦敦艺术中心泰德现代艺术馆的时光隧道。它避免了公交车辆的喧嚣,展示着当代桥梁力学的科技之美,绚丽的外观为伦敦市区的景色增添了优美的一笔,建造之时即被看作是将泰晤士河南岸和伦敦城连接起来的一道光芒。

正如诺曼.福斯特所言:“我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福斯特在构思这座桥时,请雕塑家卡罗设计了造型。集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千禧桥,以轻巧的姿态为略显陈旧的老伦敦带来了一丝现代建筑的气息,以强调当代技术文明的语言在古典城市风格的伦敦上演着戏剧性的时空对话,以尊重文明的姿态连接着伦敦都市文明中最著名的两大文化地标,沟通着传统与现代,构建了一个技术与文脉和谐共存、共进的城市新空间。诺曼.福斯特“技术、生态、文脉、空间”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千禧桥”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而令诺曼.福斯特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过桥人数太多,大家“脚步一致”产生的共振效应导致桥身严重摇摆。“千禧桥”基金会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另筹500万英镑改进了桥体结构,在桥体上安装了91个类似汽车用的减振器。经步行测试后,重新向公众开放。这一事件俨然令“千禧桥”的戏剧化特征由编纂变为真实的故事,令天生具有“不安全感”的诺曼.福斯特蒙羞,并在大众媒体前向伦敦人道歉。不过伦敦毕竟是一座戏剧的城市,当代舞台剧即发源于此。“千禧桥”这小小的风波,若被看作是建筑师与伦敦之间的一次舞台邂逅,是不是也别有一番趣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