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表皮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新的热门领域。在众多新建筑和国际设计竞赛中,建筑表皮设计或成为建筑方案的特点之一,或成为建筑师的创意核心。如CCTV央视新大楼、国家大剧院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场“鸟巢”等一系列建筑巨作,它们的表皮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也是方案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在建筑界还涌现出以表皮设计为主要特点的世界级建筑师,其中托马斯·赫佐格以及赫佐格与德梅隆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表皮设计已发展成国际建筑界的主流。

图片来源:百度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 of architecture”和“skin of architecture ”。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形态;而skin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 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可认为,surface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的基本含义。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表皮本身就有文化传承、意义沟通的功能,建筑表皮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反应了某个时期建筑技术的发达程度,记录着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今天的建筑师正在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来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20世纪媒体与信息改变了人们生活,建筑师们为了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他们将建筑的表皮媒体化,它实现了建筑与外界真正的交流,这种交流既有动态的,又有静态的,有的将建筑表皮做成大屏幕,而有的将建筑表皮布满了文字。

图片来源:百度
地域主义和生态理念的兴起,带动了近年来表皮设计的发展。在国外,建筑表皮设计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给表皮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契机。相对于国外,国内表皮设计和建造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生态观念的发展、生态建筑的兴起,建筑表皮设计对于生态建筑的建造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必将成为今后国内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也将对我国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了解和掌握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更好地利用表皮这一设计元素,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理念与国际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