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为中国而设计  > 正文
福斯特与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发布时间: 2012-09-1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从外观上看,航站楼外部的屋顶同样是金黄色,四周则由巨大的红色的柱子所支撑,从空中俯视,仿佛一条金色的巨龙。在福斯特以往的设计中,他总喜欢在建筑中体现让人心动的曲线美感,即使是在一些加入了严格职能要求的建筑里,我们依然可以轻易捕捉到福斯特用建筑表达美感的影子,比如伦敦市政厅和赛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这一次,他在设计机场航站楼的时候,同样注重了这点。

曾有报道称,“这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有顶建筑。有4万个工人在那里按8小时轮班工作。建造时间从2004年4月6日开始,于2007年12月封顶,刚好迎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诺曼福斯特

首都机场三期的设计者福斯特是位完美主义者,他的建筑设计都是集体的结晶,由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和造价顾问共同完成,而福斯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统帅。他的建筑事务所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公司,已荣获了280多项奖励,赢得了50多次国际设计竞赛,工程遍及全球。其代表性作包括:德国新议会大厦;大不列颠博物馆大厅;汇丰银行香港和伦敦总部;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加里艺术中心;香港新机场等等。

但是,他在首都机场新候机楼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并且牢牢掌握着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和以往的航站楼千篇一律的灰白色调不同,这次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在天花板的色彩上大胆选择了红色和金色,两种颜色呈现出渐变的色调。很容易就让人想到了中国古老的紫禁城。实际上,像这样强调自身设计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系,正是福斯特在这次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特意打出的一张王牌。从外观上看,航站楼外部的屋顶同样是金黄色,四周则由巨大的红色的柱子所支撑,从空中俯视,仿佛一条金色的巨龙。

在福斯特以往的设计中,他总喜欢在建筑中体现让人心动的曲线美感,即使是在一些加入了严格职能要求的建筑里,我们依然可以轻易捕捉到福斯特用建筑表达美感的影子,比如伦敦市政厅和赛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这一次,他在设计机场航站楼的时候,同样注重了这点。虽然建筑必须要遵循一些严格的设计规律和工程逻辑,但是首都机场依然体现了让人心动的曲线美感。

在他的设计中,三号航站楼整组建筑长3公里,宽750米,被一个“完整”的屋面统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感的建筑体量。所有屋顶的基本结构都是三角形的钢架结构,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再由三角形生成六角形,由六角形生成了空间四面体,简单中体现着变化。

整个航站楼屋顶的立体造型从外表看,仿佛一只展翅的巨鸟或放飞的风筝。然而,福斯特的设计,更吸引人的,除了它独特的外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合理、舒适、节能与便利。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对于机场这样的大型建筑的设计,福斯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飞行,应当是一种升华的过程。而机场作为一个旅行的必经场所,它必须有助于将航空旅行从一个烦恼的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让人们感受到旅途的美好。因此,福斯特提出了一个理念,必须要让机场回归其该有的个性本质。

t3航站楼

在航站楼屋顶华美的钢铁架下面,福斯特设计了白色的白色铝合金格栅吊顶,所有的线条同样呈现出南北走向,使整个屋顶显得通透,简洁,充满了曲线美。而且又方向感十足,乘客在里面,永远不会迷失方向。而这些线条,也使这个近一百万平米的超大体量的建筑,又看上去轻盈而充满美感。然而,类似机场这样的大型建筑,如何保证室内充足明亮的光线,但同时又考虑到节省能源,往往是个很大的难题。为此,福斯特的解决方式是,在航站楼的屋顶设计出了许多天窗,天窗的朝向是东南方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早晨的阳光。而屋顶的弧度又使光柱层叠交错,使旅客能够充分享受到自然光的趣味。这样的设计不仅大大节省了能源,同时,也解决了机场的通风问题。

此外,和以往的机场建筑不同的是,福斯特将整个航站楼的外墙都设计成了玻璃幕墙,而并非封闭的墙壁。无论乘客处于航站楼的哪一层,都可以清楚看到外面的景观。外面的光线透过玻璃侧墙,洒进大厅,又使得整个航站楼的内部更加通透,明亮。

但是,这样的设计,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没有了天花板、悬挂顶棚和墙壁,所有的那些水电线路、排水管道、照明装置将安放在哪里?一个一百万平米的建筑内,类似于这样的线路管道数目极其庞大,要隐藏它们,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福斯特考虑的结果是,将所有的设备管道都安装在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白色巨大钢管柱里面,这样就可以大量节约空间,并且使建筑更加简洁美观。这一设计,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很少有的尝试。所有支撑屋顶结构的钢管柱大多高几十米,重上百吨,并且呈现为梭形,这本身在建造上就有很大难度,而且还要在里面安装多根水电管道,就更可谓难上加难了。但,最终的结果是,奇迹诞生了,一根根巨大的梭型钢管柱拔地而起。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每根柱子里,都安设了1至4根设备管道,其中包括电管和排水管道。
福斯特认为,人们对一栋建筑物的要求,外表看起来要酷,但只有酷是不够的,它还要舒适,除了环境要让人感觉舒适之外,人们还需要建筑能满足他们实际运用的需求。而这一点体现在航站楼的设计中,就必须做到使整个机场的进出港功能流程要更加合理、迅捷,便利。这也是机场设计中的一大难题,要驾驭复杂的流线设计——综合设计和处置“交通、货运、航班、”等系统工程。

t3航站楼

为了方便旅客,航站楼尽可能减少楼层变化,提高服务标准,缩短步行距离和转机时间。旅客进出港流程十分简捷,提高了机场运营管理的实用性。Y形的平面布局,也具有紧凑均衡的效果,旅客在中央区办完手续后到达各个候机区的距离是相近的。这样的设计,合理实现了机场内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处理和疏通,使旅客能便捷、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到安全与舒适。在登机桥的设计上,福斯特选择了双层登机桥的结构形式。这样一来,一架登机桥可以同时停靠两架飞机,可以供进出港的乘客共用。

此外,无论是便捷的乘客自动步道,还是连接国内国际候机区域的捷运小火车,以及先进的自动行李快速转运系统,都将给乘客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整个航站楼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旅行这样一个定义展开的。而这也正符合福斯特在机场设计中所追求的,飞行应该当是一种升华。从乘客坐上交通工具抵达机场,到他们登上飞机,都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2004年3月28日,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一座面积近百万平米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了。到2008年投入使用,总体客运吞吐量达年6000万人次,年飞机起降50万架次,年货邮吞吐量180万吨。建成实现三大目标,一是按照民航战略规划,实现枢纽机场功能;二是满足北京奥运会的需要;三是塑造国门的崭新形象,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型复合枢纽机场。

让设计师福斯特感到意外的,不仅仅是机场建造的速度,同时他也惊叹于中国人的技术水平。正是有了来自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才最终能够将福斯特所设计的装饰需求和实际运用需求完美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这一建筑巨像。

最终建成的首都机场三期呈现龙的形状。屋顶长3.25千米,宽785米,是世界最大的有盖建筑。人们将搭乘列车穿梭于其间,将有175部扶梯,173部升降机和437部自动人行道供乘客使用。到2020年,每年将有5500万人在此穿梭往来。

这是一个超现代化的世界性建筑,是规模和气质终极体现。“想象一下,你站在这个建筑的一头,甚至看不到建筑的另一头。”英国希思罗机场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用了50年的时间;但是,新国际机场发展到同等规模,只需要5年不到的时间。中国整个社会正在用十足的能量发生着变化。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