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线上活动 > 全国尽言丑陋建筑  > 正文
丑陋建筑评选登陆上海滩
发布时间: 2010-12-07   来源:畅言网 

10月26日,畅言网在上海召开了“2010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第五场研讨会,纯华投资集团董事长萧纯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系副教授孔繁强,上海筑高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肖兆龙,上海沪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陶勇军,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部副主任邵红升,美国CMC建筑与规划事务所项目经理林平昭,五合国际上海公司建筑师周洋洋、杨涛等建筑界人士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做了精彩发言,大家在为我们的评选建言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建筑行业的些许看法。在此,我们将研讨会实录进行编辑、摘要,以飨读者。

萧纯钢:丑陋建筑的评选比较敏感,之前经常看到国外的主流媒体做过类似的评选,“上榜”的建筑涵盖了很多国家,美国、英国、罗马尼亚的建筑等都曾被评为“丑陋建筑”。畅言网能做这样的评选,我个人是十分赞同的。

我本人是以房产开发为主,接触建筑师设计并不多。作为外行,我觉得很多有问题的建筑不能说是丑陋的,但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它的后期维护,那种没有完全考虑后续维护的建筑,甚至有些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建筑,就可以放到本次评选中。

孔繁强:美丑问题属于审美范畴,审美文化古已有之,但是常常被媒体炒作得是以“审丑文化”居多。当然建筑是不应该以传统眼光来评价的,之前专家制定出的评选标准很好。我本人很讨厌那些大量涌现的抄袭、山寨式建筑。

建筑应该分为三个主体:第一个是大众,就是住在建筑里的人;第二个是设计师,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第三个是促使建筑产生的决策者,也是最重要的主体。其实我们设计师只是提供方案,自己并没有权利去决定建筑的产生。

我们在做设计时,常常需要提供三个方案给甲方选择,一个是体现我们设计思想的方案,一个是对甲方胃口的方案,另一个是对领导胃口的方案。最后,中标的方案肯定不是体现我们自己思想的那个。换句话说,现在的建筑设计师是市场或者甲方培养出来的。

建议这个评选不能仅从现象上去寻找美丑,最好还是从造成这种“丑陋”的原因入手,因为“丑”的主体责任不是设计师,设计师只有连带责任。

建筑和杯子不一样,不喜欢的话你可以不选择使用这个杯子喝水。但是建筑是有强制性的,它矗立在那里,你不可能去选择不看它。我们单纯看一张建筑图片,不去现场感受它的功能,这样的评选也是片面的。

肖兆龙:此次评选的主题在我读书的时候有很多建筑评论家都在关注,当时批判的主要对象都是“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因为后现代建筑中的“怪物”频频出现。现在,很少有建筑评论家关注这件事情,没有人引导老百姓审美,大众在只能“被审美”。作为中国的公民确实相当痛苦,满街丑陋建筑让我们已经“审丑疲劳”,我们没办法去接受这些建筑,因为老百姓都是很朴实的审美,喜欢最平实的效果、祥和的造型。库哈斯、安德鲁的作品只能算是餐后甜点或者咖啡,仅仅起到“提神”作用,它永远都代表不了大众的审美层次。希望此次评选与任何权力美学、政治审美没有任何关系,能够凭借大众的审美眼光来界定建筑的美丑。

陶勇军:我对很多国外设计师的作品不是很“感冒”,作为结构设计师,我认为央视大楼结构是很不合理的,同样面积的其他建筑可以轻松节省一半的费用。此外,建筑应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一些炒作很多的所谓大师的作品,很少有结构力学合理的。

杨涛:如果在十年前,大家应该不会考虑建筑美丑这个话题,今天之所以有机会作为热点去讨论,还是源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大量出现。我觉得这次评选是很有必要的,现在中国要做大量的建筑来证明自己的发展程度,甚至作为一个大城市的闪光点,当然很多人会认为某建筑花费多、结构不合理,但是我认为这都是城市发展必然的一个过程,国家也需要这个过程。

我认为这个评选的标准应该与时代契合,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仅仅从美学角度来说确实有些复杂。因为美学既有主流美学也有非主流美学,而“和谐”这个词汇可以放在这个概念里。和谐的建筑就是美的,凡是建成的就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我个人觉得比较丑的建筑主要还是一些城市的烂尾楼、城中村等。

林平昭:我比较关注建筑的财务问题,国外建筑公司在财务方面是对建筑设计、预算控制、施工环节进行总包,通过公示进行舆论监督,不允许进行怪异的建筑的设计。国内是分开承包出去,包括土建设计、开发商因素、景观设计等环节,所以失控的环节更多。作为民众的建筑审美,首先考虑的是建筑要耐看,这是最基本的。比如现在的传统建筑,都是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建筑的方案设计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设计往往是比较年轻的建筑师,追求新奇美,大多不征求结构设计师的意见,这会对后期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建筑师在社会中起到引导美的作用,老百姓的审美是通过我们项目得到提升的,建筑师不能被动接受难看的事物,这对未来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周洋洋:评选中我们要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从建筑本身的再利用方面出发,其实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已经提出。我们这次评选的主题不能局限于从表面形式看建筑美丑,就像看人一样,我们不了解人的内心是什么样子,这是很偏激的。

邵红升:我认为谈论建筑美和丑,只谈建筑的外形是不科学的,很多建筑的建造有很多历史背景。我是青岛人,青岛的建筑具有德国风格,而且整体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形成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但是对国外建筑风格不能生搬硬套,比如我国很多地方建造的白宫建筑是很失败的做法,白宫这个建筑并不丑,但是到中国后没有周边的环境相配合,显得很突兀,放在美国的环境里就很好看。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