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外国,房屋价格,地价及税、费三项仅占价格的20%,建安成本占73%,利润只占7%。而我国目前的地价及税、费三大项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建安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5%,利润占15%左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商品房的价格中,原本最主要的应是“硬件”———建筑安装工程费。然而,眼下这个“主角”已经逐渐变成了“配角”,税费却成了房价中的 主角。这种“税费高,建安低”的价格构成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房屋质量低下的原因。
目前,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税有12种,普遍征收的税种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企业所得税等。据统计,从开发到销售,房地产商必须与至少20多个税费征管部门打交道,纳税额约占商品房价格的6%-14%。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一套100万元的房屋,其中至少有6万-14万元是税务成本。节流,缩减建安成本
在现行的高额税制下,某些开发商又不愿放弃高额利润,于是从缩减建安成本入手,并由此导致房屋质量的下降。
在消费者投诉房屋的诸多问题中,质量问题一直高居榜首,建筑材料质量不好、建筑施工质量不高,甚至偷工减料给住户的日常生活、居住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而且房屋质量投诉近年明显增多。仅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消协就接到商品房投诉224件,类似屋顶、墙壁开裂,墙皮脱落,楼面、水管、卫生间漏水等房屋质量投诉在北京已成为一种通病,整体房屋质量堪忧。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在北京市场,房地产一直是一个暴利行业。
1999年以前,如果没有100%的利润,开发商是不愿意去开发一个项目的。近几年,由于集团式购房日益减少,房地产业的利润空间开始压缩,但仍然能够达到15%以上,有些甚至能够达到30%。由于土地和税费是刚性成本,为了实现这种高额利润,这些开发商干脆就缩减建安成本。而且,由于竞争激烈,部分建筑工程公司为追求利润,或偷工减料,或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或增加工程项目,这也是造成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减负,税费首当其冲
外行人常常以为,造房子的成本无非就是建筑工程费用。其实,那只是“硬费用”。除了建筑工程费用,还有许多“软费用”不断地追加到商品房的成本之中,使商品房的成本连连“翻跟斗”。据介绍,目前国内商品房价格是由四大块组成,第一块是建安成本;第二块是利润;第三块是税收和各种费;第四块是土地成本。有专家指出,这四个成本目前均有缩减的余地,各种税费首先应重点缩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