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维中画草图/Sketching in 3D
设计:
Woongki Sung
Tutored by TakehikoNagakura
草图被当作一种高效的方式来使用以探求设计构思。这个方案探索并提出一种新的三维草图计算机辅助方式,这吸取了现实与虚拟世界共同的优势。两种工具原型被发展和比较。第一种原型采用运动侦测传感器,投影屏幕以及动作追踪软件。使用者双手的运动变成直观的界面来在虚拟空间中三维塑型。第二个原型采用一种手持设备和基于标记的增强现实技术。这种手持设备从所需的角度显示虚拟物体并作为虚拟的工具来工作,其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来建立虚拟物体。

在三维中画草图

后砂浆建筑/Post-MortarArchitec ure
设计:
Rizal Muslimin
Tutored by Terry Knight
这个方案运用形态语法的方式,计算性的运用新型制造体系来阐释传统的编织技术。组装“编织砖”同传统的手工艺人织线逻辑相同。通过连接和组合两种不同颜色的砖,这个体系允许手艺人或者设计师以结构元素的角度表达任意二维图案。受传统珠工艺的启发,“珠砖”模块的抗压连同线的张拉,共同演绎了后张拉结构体系。装饰性的“珠砖”可以被排列进二维组合来表达不同的主题,或者组合为三维的结构性构造来建立多种建筑形式。

后砂浆建筑


绸亭/Silk Pavilion
设计:
Markus Kayser, Jared Laucks,
Carlos David Gonzalez Uribe, Jorge Duro-Royo
Tutored by Neri Oxman
发展自MIT媒体实验室的Mediated Matter研究组,“绸亭”探索数字技术和生物制造间的关系。先前的结构创自26个由丝线制作、CNC切割的多边形镶板。受蚕的那种能够用单一多属性的丝线生成三维蚕茧的能力启发,整个介入的几何体通过使用一种算法创建,它可以将一条单一连续的线穿过不同的块,并调节其密度。一个由6500条蚕组成的集群被放置在脚手架的底部边缘,织造平的非缠绕丝块,同时它们增强了CNC预存丝绸纤维的局部间隙。

绸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