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别让建筑成为孤岛  > 正文
建筑与环境的联系与矛盾
发布时间: 2013-08-19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建筑自产生以来,便与环境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影响建筑的地理分布、构造、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等等,而发展着的建筑行业也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变现出了应有的尊重。但是,由于我们的社会还未真正达到高度的协调,因此现阶段环境与建筑的矛盾仍然存在。建筑行业对环境的破坏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而环境一旦遭遇失衡,则对于建筑以及人类文明本身具有很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地去探求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并找出一条能使两者和谐发展的发展模式。

一、建筑

1、建筑的概念

建筑,是指人类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搭建的人为构造物,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创造。

2、建筑产生的目的

人类创造建筑,最初是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以获得安全的环境。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多的精神需求,建筑的形态、用途也开始趋于复杂。

时至今日,我们周身的建筑,大至用于开展各项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小至人们居家庭院中的一件雕塑,它们担负着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空间,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重任。这无疑标志着它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

3、建筑的特征

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组成结构、材料、高度、朝向、乃至不同的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这些都可以归之于建筑的特征。

二、环境

人类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自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环境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有,是人工环境的基础,它不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却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各项构件。建筑的产生是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它往往能对自然环境造成局部的影响。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形成的环境体系,可以分为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

人工环境是对自然环境的发展,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就在于,人成为其主导因素,但也由于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人工环境显得更为脆弱,这在后面的“建筑和环境的矛盾”中还会再次提到。

可见,人工环境包含了建筑的范畴,建筑则是人工环境作用的产物。

三、建筑和环境的联系

人是环境和建筑相联系的媒介,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与环境的联系也就是人的需求与环境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因此人对环境的需求也决定了建筑的特征:

1、环境影响建筑的分布及结构

建筑的分布及其结构会受到地表环境的约束,地表环境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形和土质。

地形一般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五大类。但就建筑难易程度而言,以幅员辽阔、水草丰美的平原地区最为宜居——纵观历史,古老的中华民族便是从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发迹,著名的北京人遗址和河姆渡先人遗址便是在这两个地方发现的。

但是,各个地形因其特点不同——山地,正如陶渊明所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因其高远之境,为隐士所钟爱;丘陵,地势延绵起伏、视野独特,于是人们在此依山势,建造别苑和度假胜地;盆地,地势较低,汇聚水汽,成就了天府之国的四川,也产生了沙漠里的绿洲;至于高原,亦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虽不及平原,却也成就了一番独特的建筑形态,一如青藏高原上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

在不同的地形上建起的房屋,自然其构造也会千差万别。如山地上的悬挑结构,平原上则常用拱券结构和梁板结构。

环境中的土,作为地基的内容,也是建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不同的土质具有不同的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且所带土粒的粘性、颗粒大小、酸碱度等特性也有差别,因此不同的土所压成的地基也有不同的特性。

人们之所以极少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冻土上建造房屋,因为冻土有胀缩变化,极易破坏建筑物的地基。而即便是在经济落后的时期,人们也会选择在强度较大、地表平坦的天然地基上建造房屋,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地基上才能建造起简单而稳定的房屋结构。

除此之外,一个地区的风向和风强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的层高和结构。在风速较快,风力较大的地方,人们通常愿意建风车而不是房子,这也是我国内蒙古草原风力发电近年来陡增的原因。

2、环境影响建筑的用材

古人常用“大兴土木”来形容一项工程建筑的耗资巨大。材料预算在建筑预算常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为节省建筑预算,人们通常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

云南的傣家竹楼就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影响建筑用材的例证。傣族聚居地,常年炎热潮湿,同时盛产竹子。炎热潮湿的环境条件,需要人们考虑房屋的室内温度、排水、通风等条件,而竹子这一当地的材料恰好又有很好的防水性能,而且接触面凉爽,很符合当地居民对房屋材料的要求。因此,在当地用竹子兴建的住宅,不仅宜居,而且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房屋的造价。

同样的,在青藏高原这种生态脆弱的地区,大面积地使用木材是不符合实际的。而在陕西开掘窑洞、在格陵兰群岛上搭建冰屋子则又与云南的竹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些自然环境对建筑材料的局限性,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们生活的日渐富裕,材料对地域的局限性已被逐渐打破。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了建筑材料的变革——文化环境的改善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及其材料的认识不再留于实用的表面,而是对精神和审美层面有了更高的需求;交通环境的改善,使得更多实用、美观的材料流通更加便捷。

加利福尼亚州的水晶大教堂并不盛产水晶,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也不出产金矿,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逐渐征服,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克服,人们还是做到了这一切。

3、环境影响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建筑设计通过其造型给人的一种主观感受。

科隆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垂直而密集的线条,高耸的屋顶仿佛直通天国又令人难以企及,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而泰姬陵则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代表,其广泛使用尖拱和尖顶穹窿,采用高度发达的几何图样作为纹饰,造型匀称完整,给人以柔和明丽、圣洁庄严之感。

一个地域的整体建筑风格常常受到该地域的宗教文化环境的影响,并又递归于地理环境对建筑的结构、造型上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宗教环境,往往能给该地区的建筑风格打下深深的烙印——基督教对欧洲各国的深刻影响,成就了德国科隆大教堂的高耸、迷离;而伊斯兰宗教给予中东、南亚等地区的深厚的宗教底蕴,也幻化出了泰姬陵的伊斯兰式的花园。而在佛教影响深远的古中国,象征佛教寺庙的“庙堂之高”,却成了帝王宫殿式建筑的代名词,那留传至今的宏伟的紫禁城,乍一看,总觉得其建筑风格同佛家的各种法寺、庙宇不谋而合。

而建筑风格在造型、结构以及建筑材料上的体现,则已在以上两点中进行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4、环境影响建筑的功能

建筑的功能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其次是人的生理要求,最后是人的活动对空间的要求。环境对建筑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生理要求的影响。

建筑通过抵御自然界气候及环境的变化,来满足人的生理要求,使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大大增强。其中,以建筑的保温,隔热,防潮,通风等性能表现最为显著。

在南方温热地区,建筑普遍使用二四墙作为外墙,而在青海地区,这一结构经增厚变成了三七墙,而到了昼夜气温相差更为悬殊,日气温变化剧烈的新疆地区,外墙的地区标准又成了四九墙。这就是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针对大气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做出的适应。

同样,我国一些东南沿海的民居都普遍可以看到大坡度的屋面,而在北方较旱的地区,这种具有良好排水优势的建筑构造则失去了用武之地。这也是建筑的防潮排水功能,对地区降水环境的不同而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5、建筑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尊重

当今社会,绿色低碳的环保经济已渐渐进入了世界主流经济体的视线。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能源,建筑行业也渐渐迈上了走向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道路。

以日本建筑的资源利用为例。在日本的很多地区,家庭住宅或其他建筑的设计上都对太阳能能源的利用进行了考虑,在这些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太阳能向电能转化的小型发电机。这些采集到的清洁能源,除了可以供给家庭的一切生活用电,还有很多结余可通过设计布置完备的电路管网,流向城市蓄电池和需电量大的地方。

另外,在我的家乡的普陀山,有很多树龄过百的珍贵古树。那些古树有的植于庭院中间,也有的植于院后,但是有几棵却是“破房”而出。原来是古树越长越大,后来居民为了使古树能更好得生长,干脆直接请人把房子的后墙撤了去,于是留下了一堵穿着一棵百年巨树的墙面。

这些举措,无疑是现代建筑,对环境资源的一种合理利用,是现代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见证,其意义不仅在于发展了建筑行业的本身,更在于建筑对环境的适应,和建筑从业者对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尊重。

四、建筑和环境的矛盾

1、建筑对环境的破坏

在19世纪20年代,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产业的迅速崛起,并赋予了建筑产业以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日益短缺。而建筑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相似的效应。

为了获得大量的建筑原材料,人们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无论是大型的交通路线桥梁的搭建,还是人们生活生产所需的场地,大量的钢筋水泥覆盖上去,背后则是大量能源资源的消耗、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土地无休止的占用和土壤结构的破坏。

除此之外,建筑废料也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大量的在建筑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废料,以及那些被人们废弃的建筑物本身,都成了一些现代建筑工业挥之不去的阴影。由于处理这些废料,人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所以这些处理方案往往都是无人问津——废料被人们丢弃在自然界视若无睹,这些过了千百年也难以降解又难以重新利用的废料,就这样,埋在土里,散落在地表,里面的成分或有毒或无毒,却实实在在对我们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巨大威胁。

2、环境反作用于建筑

表面上富丽堂皇的公共或私人的建筑,由各种各样便捷的交通线路勾勒出来的人工环境,其脆弱性和局限性,也将随着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显而易见。

像在城市这样,人工环境作为主导环境的地方,一旦遭遇停电事故,则后果不堪设想。这堪比一个只长了麦子的一亩田,如此简单的生态环境,在随便遭遇什么蝗灾后,便将颗粒无收——因为这样的生态环境太过单一,于是也太过脆弱。

当人类在各方面给予环境的压迫过于强大,而超出了环境的荷载,则此时环境将给予人类社会以惨痛的教训。

九八年的特大洪灾冲毁了人们多年的物质积累,其中也包括了他们的建筑;近年来频发的地震,世界范围内的一片狼藉,在毁坏我们鸿篇巨制的建筑之后,也使得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受到严重打击。

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使得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相处——既避免建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又要防止环境对人类建筑文明的报复。

五、浅谈合理发展模式

当代世界,各个国家正在采取或将要采取的社会发展模式大体可概括为三种:效率优先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发展模式。

着眼于经济的效率优先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但求经济增长,不惜牺牲社会公正,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这样的发展模式,培养与使用的常常是不顾一切只求经济快速增长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与之相比,同样也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标,以生物圈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技术和科技管理,对经济发展进行协调与制约,以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适应。这样的发展模式,就需要培养和使用善于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人民生活改善的关系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以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在内的发展指标体系,去代替以单一的CNP为中心的发展指标体系。它不仅要求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的基础上,而且要求把权力构建在人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把整个社会发展建立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它以人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人生活质量全面改善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它以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集体组织、集体组织与集体组织的和谐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题。它要求的发展既是搞高效的,又是高道德、高道义的。这种发展模式必须,需要培养与使用的必须是一种既有各自的专业素质,又有自觉地为到来的绿色文明新世纪效力的综合素质。

效率优先发展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后果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重复建设,生产过剩,需求不足,贫富悬殊,官场腐败,社会道德滑坡,社会难以稳定。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已渐渐被当今的建筑行业所摒弃。

可持续发展模式,由于它同时兼顾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改善生活的需要,同手有利于几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正被许多国家的建筑行业所采取。

但是,可持续发展模式远不如综合发展模式更为合理和完善。在建筑这一行业,人们已认识到了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现存的矛盾,渐渐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最终将走向综合发展的发展模式,向建筑同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进发。

责任编辑: El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