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百度
绿色建筑意味着绿色技术和绿色建材的更多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将推高开发商的成本,提高房地产产品的造价。
在国家扶持政策还没到位之前,市场还没充分体会绿色建筑优点并愿意埋单。日前,专家认为发展绿色建筑仍面临诸多难题,其中最大挑战不是开发商成本的提高,而是绿色建筑的观念是否深入。
绿色人家理念的传播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加入绿色人居行动,地方政府则相应出台了扶持和鼓励政策。
绿色建筑发展瓶颈待破
目前,国内绿色节能住宅的进一步推广,在政策与开发商的成本方面都面临瓶颈。一方面是,国家多个部委均出台了鼓励发展绿色节能住宅的文件与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利好传达到地产企业还比较慢,令地产企业感到没有政府足够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缺乏政策实质性支持的背景下,地产公司仍然要做绿色节能住宅,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埋单。

图片来源:百度
此外,中国的高品质节能住宅在市场上的价值还体现不够,租赁市场上的价值体现也不足,缺乏这样一个正向的激励,就抑制了地产公司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绿色节能发展水平。
毫无疑问,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还主要依赖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开发商的自主参与,但绿色建筑在市场上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绿色人居概念的推广仍是任重道远。
尤其是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背景下,控制成本对于开发商而言越来越重要。这使得推广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又增加一层阻力。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界人士对于此事纷纷表示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建造住宅使用绿色建材会提高成本,开发商还缺乏使用绿色建材的动力,绿色建材真正实现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一些楼盘为了应对地方政府的限价令已经将装修房降级为毛坯房销售,这为绿色建材的应用又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但实际上,绿色建筑风潮对地产商们产生的并非全是压力,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绿色建筑所采取的不少措施其实并不是增加了成本,反而是降低了成本。
中国某获得LEED认证的非示范性项目,已投入使用五年,节能技术所带来的增量成本就收回了,因为绿色建筑在长期运行时更节约成本。
胡建新表示,以他在绿色地产领域十余年的经验,如今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招商地产基本上可以不增加特殊的保温材料就可降低建筑保温方面的能耗,只是北方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图片来源:百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一直在做有关增量成本的研究。根据该院提供的一份报告,目前要达到住建部绿色建筑标准一星级,一般每平方米增加100元,二星级翻倍,三星级大约350元。但他们正在设计阶段的一个项目,增量成本已经可以减少到17元。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绿色建筑给地产商们带来的利益还将更多、更显而易见。如果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能以有效的办法来鼓励地产公司推广绿色节能生态建筑,这对绿色建筑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