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见证时代变迁的建筑  > 正文
探寻建筑与城市的时代特征
发布时间: 2013-10-23   来源:网友烈酒配孤独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古城泉州的红砖古厝

一、概说

历史文化是一种财富,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进步史的价值是无法比拟的。要提高建筑与城市设计水平和质量,借鉴历史文化特质是必然的,否则,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就无根、无源、无魂、无神。防止只顾埋头干,不愿多动脑筋想,只顾眼前利益,不求上进的不良倾向。多学一点历史科学知识,就会多增一分智慧。“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放眼世界,必须关注全球的发展态势。

21世纪将进入发展全新时代,信息与生态文明是时代主要特征。建筑与城市紧随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绿色生态、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20世纪风行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到上世纪90年代逐渐衰退;全球关注“环境与发展,尊重环境、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全人类的共识。构建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世界,已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

二、建筑与城市发展须以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筑本质为人所创造的环境,是一个可见、有形、有感的实物;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和动态综合实体。城市离不开建筑、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人与文化。

对建筑与城市特征的寻求,须有科学发展历史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常常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它们时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背景,传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同的时代文化形成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与城市风貌。

三、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是历史的发展,是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人的情感及智慧的聚合。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催生了建筑与城市,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积聚动力,是未来建筑与城市个性特色塑造的脉源,并互为体现,互为作用。世界上的文化,大体可分为东西方两大部分,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古老的东方文化;以古希腊及古罗马文化为主体的西方古典文化。

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大异,就形成了东西方建筑与城市的艺术风格与风貌特色的不同。

四、东西方各历史时期的建筑与城市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产生,据考证可追溯到远古,公元前约5000年以后的原始社会建筑遗迹。据河南濮阳出土古墓,发现有青龙、白虎贝壳图案,被考证为公元前约451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功能概念。所谓的“筑城以卫君,造廓以为民”和“日中为市”的记载。古代的“城”与“市”是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城”作为军事功能需要而修筑,“市”作为剩余产品的交换或交易场所而设置。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最早的城市功能单纯、概念清晰,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的城市很难以适当的词语来概括它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因为今天的城市是一个有多种要素综合而成的动态实体,是一个巨大系统。但建筑一直伴随着城市共兴衰,同发展,建筑是城市面貌内在目的的镜子。建筑文化是城市形象和特征的体现,建筑风格与时具进表现时代特征和社会思想趋向。

(一)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最大特点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成就为最高、突出表现帝皇的极权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美感,取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或自由(自然)式,如600年前的紫禁城。

3、注意与自然和谐,尊重自然。如颐和园、中南海、北海、避暑山庄。

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的深沉美的追求。如皇城(紫禁城)取“外安”六城门与“内和”六宫门,其隐含着“六六大顺”之意象。

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激励我们的民族精神振兴的动力。各个时期的各种建筑风格都体现了城市区域性色彩及特色,展示城市形象。

(二)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在各历史时期的特点1、原始社会初期建筑(公元前500世纪—前21世纪)主要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即公元前50世纪至前21世纪,是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主要是初期居住建筑,未形成建筑风格和很大特色。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20世纪至前476年),奴隶制社会,建筑多以土石围、木构架屋顶、建造粗放,装饰简、就地取材,特色可概括为“纯净古朴”。

3、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公元前475至公元280年),封建社会是建筑史上第一次兴盛期,古典艺术风格基本形成,斗拱建筑开始形成,主要特征为“豪放朴拙”。

4、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年),其主要特征是“简练、纯朴、和谐”。

5、隋、唐、五代时期(590—960年)是古典建筑艺术风格的成熟期,是建筑与城市发展的第二高峰,其特征是“雄浑壮丽、质朴大器”。

6、宋、辽、金时期(960—1279年),是建筑史上第三次发展高峰,其主要特征是“柔韧纤巧、清雅飘逸”或“柔韧绚丽、灵巧秀逸”。

7、元、明、清时期(1271—1840—1912年)的主要特征是“精细富缛”或“豪华精致”。

中国古典建筑是以木结构体系为主的建筑,著名的营造匠师,除战国时的鲁班外,历史上主要有喻皓、李诫、蒯祥、徐杲、雷发达(1619—1693年)及其后七代皆为宫廷建造主持等。晚清,民国时期(1840—1949年)属近代历史阶段,社会动荡,思想混乱,其特点是“回首忧思”或“怀古守本”的表现。尽管各历史时期中传达传统背景和民族气质等元素之别,亦将自成一家。

(三)西方古典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1、古埃及式建筑的特征是反映“敬畏”时代,人致力于保护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

2、古希腊式建筑表现“优美”时代,象征热情激荡的沉思安息。

3、古罗马式建筑表现“武力与豪华”时代,象征“炫耀威武”的大帝国气派。

4、早期基督教式建筑表现“虔诚与爱”的时代,象征“天主慈善博爱”。

5、哥特式建筑表现“渴慕”时代,崇拜“神权刚直至尊”的精神。

6、文艺复兴式建筑表现“雅致”时代,象征艺术高贵,15世纪开始,信奉人文主义者,把西方建筑从宗教天国拉回于人间大地,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并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西方古典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同样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它们时刻反映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技术背景,传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同的时代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的建筑与城市风貌。古代西方的城市构成主要是宫廷建筑、教堂建筑、广场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性)等公共建筑和府邸别墅建筑。

在西方的欧洲,各国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程度较深,所有各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及城市风貌,虽各具特色,但差异不明显,尤其自15世纪以来表现出的文化交融更为活跃。到18—19世纪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格局鲜明地反映全欧洲的社会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形式。

近代各种复兴建筑(17—18世纪)表现“回忆”时代,象征“怀旧回望与探求古雅”的意向。到19世纪表现一种“承前启后”的思潮。

责任编辑: Ellen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