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京城以后都建“积木房”?3年内建160万平
发布时间: 2010-01-05   来源:网友若只是初见投稿 

在一片工人并不多的建筑工地上,一辆辆载重卡车鱼贯而入,上面装载的不是钢筋、混凝土,而是几块巨大的墙板。现场的工人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一块块“积木”拼装到相应的位置,如同变魔术一般,一座楼房很快就拔地而起了。

这样盖房子,很多人听起来也许觉得非常新鲜,但北京丰台区小屯西路,两座十几层的楼房就已按这个方式建成。这个楼盘被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确定为首个“北京市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

“这种拼装房其实应该叫做‘预制装配式住宅’,在国际上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钱稼茹告诉《北京科技报》,住宅的部件都是预先在工厂生产的,而后再运到工地进行装配。

“拼装房”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当时,受“二战”影响,欧洲国家为解决房荒问题,首先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并形成了完整的住宅体系。随后,住宅建筑工业化的浪潮遍及全球。目前,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住宅产业化程度都很高,达到80%以上。我国香港地区的“公屋”,很大一部分也是采用这一方式建造的。

“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国也发展过拼装房,建造了1000多万平方米,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在抗震和渗漏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没有更大范围地推广。后来,拼装房逐渐被现在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的建造方式代替了。”钱稼茹说。

小屯西路的两座工业化住宅,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拼装房大不一样,不仅解决了质量通病,还节能环保。开发方的总工程师秦珩告诉记者:“建造工业化住宅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它对环境的友好。”

据开发方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目前的建造方式,每平方米的住宅会消耗相当于20 公斤标准煤的能源,损耗3%的混凝土、3%的钢材、0.05立方米的木材。另外,由于目前交房时大多为毛坯房,装修中每户还会带来2吨左右的垃圾。

“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建筑垃圾的产生,水电、木材、钢材的消耗都会大幅度减少,一般可节约材料20%左右,节水60%左右。”秦珩说,假设到2012年全国住宅建设量达到10亿平方米,“拼装房”比例达到10%,那么总共将节约10个西湖的水量、葛洲坝1个月的发电量,减少砍伐9000公顷的森林。

为什么“拼装房”的建造方式会节省能源呢?

秦珩介绍说,普通的建造方法是将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原料运到施工现场,现场搭设模板、绑扎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修补不平整的地方,最后在外墙搭脚手架(或外挂吊篮),进行外墙面的保温层和装饰层的施工。相比之下,工业化住宅的建造要简单得多。以外墙为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房屋的外墙(包括保温和贴砖饰面层)在构件厂加工好,把这些构件运到工地后,直接组装就可以了,结构、装修一次完成。

“总体上,拼装能节省3个月的工期,而且部件在工厂加工,其精度比现场浇铸要高得多。”开发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例如,用传统方法制造一面有窗户的墙,要在墙面上开一个比窗户本身宽几厘米的洞,安上窗户后,再用材料把空隙塞堵、填平、打防水胶;这些工序做不好,就会出现渗漏。而在工厂加工,构件的偏差在2~3毫米的范围内,从根本上解决了窗洞口渗漏的质量通病。

钱稼茹说,工业化住宅的每块部件之间都是靠钢筋混凝土搭接,它的安全性和普通住房一样,由于部件在工厂统一加工,减少了由于现场人工操作水平差异导致的质量问题。这种房屋大都不依靠室内的隔断墙承重,所以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改变房屋格局。“不仅如此,工业化住宅还能减少工地的噪音污染、减少有害粉尘的排放,减少工地的施工人数。”

实际上,工业化住宅的发展潜力很大,这种建造方式对低层、高层都适用。在日本的东京湾地区,一座56层的超高民宅就是用这个方法建造而成的。“从砖混到现场浇铸,再到拼装房,这实际上是建筑行业的产业升级。”秦珩说。

对这一观点,钱稼茹也表示了认同。他认为,从构件的生产,到施工、装修,将来会发展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也是未来建造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外,要特别注意完善结构安全方面的研究,毕竟这种建造方式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相关的标准、法规要及时,要加强对材料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监督,培养专业的装配房施工队十分必要。”

据北京市住建委技术开发中心有关人士透露,北京正在制定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指导意见。近3年内,北京将有160万平方米的房屋采取这种新的方式建造。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