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各地争相修建古镇 专家在锡痛批开发模式不成熟
发布时间: 2010-03-0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近期,无锡又一个古镇――梅里古都一期商业建筑已经全面竣工并向世人亮相。就在梅里古都加紧建设之际,日前梅村请到一批专家来为古镇建设把把脉。时下,江南一带古镇建设成风,已有不少地区为了打响文化品牌,使出浑身解数寻根问祖,修复旧建筑等。“修建古镇不是‘刨祖坟’,造博物馆。”专家对“古镇”现象提出不少意见。

特点

江南古镇旅游优势得天独厚

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先生几乎将全国各地古镇都走遍了。对于目前古镇现状他深有体会,而此次他提出了许多江南古镇建设面临的问题。魏先生把现在江南古镇旅游归为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文化观光和休闲的结合。早期的古镇旅游,基本以观光为主,比如江南四大古镇周庄、同里等都是如此。现在还有许多新开的古镇还在走这条路。第二个特点是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的结合,这个特点现在越来越突出,比如浙江三大古镇――南浔、西塘、乌镇,尤其是乌镇二期。特点三是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结合的模式。现在能用来开发的古镇在历史上一定是非常发达,而在近代没落了。历史上经济发达,使小镇形成,近代小镇的没落也使它们得以保存下来。加上近代不断开发利用,小镇变得越来越没落,但乡村一块却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江南古镇建设有着布局广泛、历史悠久、人文深厚、水网密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和经验丰富等八大优势。

现状

“假古董”和“博物馆”

在总结江南古镇特色之后,魏先生也点出了近年来古镇建设的通病。“各城市都在犯一样的毛病,把老房子全拆了造新房子,然后在新房子外面贴上马赛克砖,就算是城市建筑了。造了新房子就想老房子,没有老房子就想到仿造,于是一批批赝品建筑出炉。”

“江南一带现在完整保留的古镇几乎没有。”魏先生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点交通便利,容易遭到破坏性的开发,而云贵高原的古镇大多保存得很完整。另外,保护不到位也是江南古镇存在的问题,“等我们回过神后,许多东西都被破坏了。”如今许多人认为保护古镇就是保护建筑,往往忽视无形的地名、生活习俗等。“就如我去山西看到许多古镇,都是大院子而已,全跟乔家大院一样,但里面就陈列些物品,其他啥也没有,俨然一博物馆。”魏先生说,做古镇旅游首先要考虑市场运营,光让游客看看建筑产生不了多少效益。

开发模式不成熟也是江南古镇的一个老毛病。魏先生在走遍的众多江南古镇中,对浙江三大名镇印象很深,他把它们归为“悠远乌镇”、“生活西塘”、“财富南浔”。“可有的古镇实在不知道用什么特色归纳。有人说江南古镇是‘小桥流水人家’,但我看到有些地方全是‘大桥脏水商家’。”他认为开发模式不成熟,就导致产品同质化,在市场上形成恶性竞争,“最后就如山西许多大院子千篇一律,游客看过两三个地方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转型

文化、旅游和产业结合的“大旅游”

魏先生认为,古镇旅游创新模式是以古镇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以旅游为产品、以文化为特色发展的旅游。对于全国旅游开发转型模式,他归纳了三种。一种是用地模式,如深圳华侨城圈下一大块地,全部自己开发。二是造地模式,如海滨地区喷沙造地。三是提地模式,就是随项目增多逐步扩大用地。以上只是开发形式上的差异,魏先生在开发内容上提出一种新模式――“A+B+C”模式。“A是吸引中心,主要是旅游地的文化特色,能吸引游客前来。B是利润模式,但光靠房地产开发利润空间很有限,所以就需要C模式来补充。C模式是远程发展格局。”有了这三者的统一,古镇旅游开发就能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出优势。

在操作中,又需要注意几个“度”,一个是差异度,“这是自己的个性所在,所以开发者一定要绞尽脑汁想出古镇的特色。”另外是文化度,这便说的是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第三第四个是舒适度和方便度,最后就让游客达到一个幸福感。“所以,现在古镇旅游最大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魏先生举了个在山东某城市的见闻,只见该城市在给河流修驳岸,修得挺漂亮,但高高的驳岸光溜溜一片,看得反而没亲和力。“那游客万一掉进河里,别说不会游泳的,就是游泳技术好的也爬不上来。”旅游转型引进的产业,包括当地物产、娱乐、文化、就地取材的手工艺产业及酒店娱乐为主的房地产产业等。按照魏先生说法,古镇的定位应是文化名地、旅游胜地、会议新地、商务宝地、休闲贵地和发展高地。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