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上海93岁科学会堂要大修 主楼被定为危房近日改建
发布时间: 2010-03-0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海科学会堂主楼外景

科学会堂内雕花的楼梯,非常古典精致

上海科学会堂主楼(1号楼)坐落在南昌路47号,为一幢建于民国六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花园;主楼西约150米处,是高16层的“科学会堂思南楼”,其竖向玻璃体造型新颖,象远航的风帆,给人丰富的联想。

●1917年,在法租界刚刚命名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边一座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拔地而起,它就是科学会堂1号楼,先后成为法国学堂、法国夜总会。

●1954年,科学家任鸿隽建议将此改成科学家集中活动的场所。之后,周总理亲自关心落实此事。

●1958年1月18日,共和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即为其亲自题了“科学会堂”四个大字。

●1958年,上海市科协成立,该建筑作为市科协的办公和活动场所至今。

●1994年,该建筑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在上海新生活的第一个早晨,我拉开窗帘……我很纳闷,在这么繁华的市中心,为什么会有一片这样的老房子?后来才知道,这里才是真正的,和其他大城市不一样的大上海。”这是一位新上海人描绘的她对南昌路47号“上海科学会堂”的初印象。

实际上,这座隐于闹市的旧上海法国夜总会,解放后的科学家俱乐部,正是此前热映的《建国大业》在沪取景点,由于其独特的风格韵味,包括蒋介石办公室在内的该片众多室内外场景都取自于此。

然而,根据从上海市发改委传出的最新消息,这座93岁高龄的老洋房——科学会堂主楼(1号楼)因历史长远,已出现比较严重的老化和损坏。在2009年11月的上海市房屋安全监督所的检测中,科学会堂1号楼已被判定为“危险房屋”,亟待整修。《建国大业》取景点竟然已成“危房”的现实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