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青岛部分欧式建筑衰败 不加保护文化价值受损
发布时间: 2010-04-26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青岛路2号即德占时期的‘开治酒店’,别看它平平整整的没有装修,但它绝不是岛城欧式建筑里的‘丑小鸭’。”4月24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徐飞鹏教授在市图书馆谈“青岛老建筑”,在提到青岛路2号的欧式建筑时,徐教授认为,如果再不加以修整和保护,青岛路2号的文化价值将遭受损失。

他认为,对于青岛路2号,从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就有一种声音,要把这座建筑拆掉,认为这座建筑缺少美感,表面平整光滑,没有其他欧式建筑那样,带有装饰,但正是这样的建筑风格,代表了当时欧式新建筑运动手法在中国的表现,欧式新建筑运动,讲求的就是简单平整,后来新建筑即被称为现代建筑。青岛路2号,就是欧式现代建筑发展到中国的开始,青岛路2号就具备这样的历史价值。

坐落在老市政府边上的这座建筑,相比周围的其他建筑,确实少了很多神韵,门窗大都已经损坏,走进里面,也黑洞洞的。据知情人士介绍,青岛路2号在殖民地时期叫“开治酒店”,1913年设计完毕,约于1914年建成,属于德占晚期的建筑。建国后,曾经是原市民政局的旧址。

徐教授认为,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文化物化的表现,如果提到汉族的文化,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长城和故宫,那讲到青岛,城区西部的老建筑,就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所以,对这些老建筑,青岛应该原汁原味地保护起来。徐教授说,一个城市全是“新的”没意思,留下“旧的”这个城市才可读,哪怕是墙上留下的一个弹孔。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