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减碳形势严峻,房地产减碳潜力巨大,实现建筑业对环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响,对控制建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人居环境意义重大。”在昨天的江苏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全体会议上,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工商联副主席张桂平在发言中建议在房地产行业率先推绿色低碳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和创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并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内容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
统计表明,现代建筑耗用了世界能源的40%,排放了全球温室气体的约33%,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据了解,近几年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在16亿—20亿平方米之间,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面积的总和。预计到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的两倍。但是建筑能耗与国外相比却高出很多,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仍有30%以上的建筑未达到节能标准要求;而既有的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按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比2004年增加2.5亿吨/年标准煤,新增耗电5800至6300亿度/年,总计折合电力约1.3万亿度,新增量相当于目前建筑总能耗的1.3倍。
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则明确规定,到2010年,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标准。这意味着未来建筑市场将是节能低碳建筑的天下。
对于推行绿色低碳建筑所能产生的巨大效益,张桂平委员举例予以说明。以100亿平方米可改造为绿色低碳型住区计算,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标准计算,公住区四个系统(绿化、节水、节能和住区交通)年总减碳量就达到2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约1000亿元。商业建筑约占我国建筑总量的25.4%,但其能耗几乎是住宅的10—15倍,按50亿平方米为减碳型商业建筑计算,估算每年减碳空间到少可达10亿吨。房地产的生产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能耗和排碳量也很可观,以每年建成量中的1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排碳1吨计算,若按节能20%要求,每年需减碳2亿吨,可节约运行费1000亿元。综合以上的住区减碳、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减碳和生产、施工过程减碳等三项,每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约为14亿吨左右,节约的费用达到7000亿,甚至近万亿元。
张桂平委员认为,房地产处于经济各产业链的中游,与20余个产业相关,在房地产领域推广绿色低碳战略,将拉动上游的绿色生产,拉动下游的绿色消费。如采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及绿色建材产品,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他同时建议应从政策、管理、产业、金融创新等各方面对此予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