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平面图
在十字门商务区的中心岛上,将矗立一座高达680米的高层建筑。近日,珠海市规划局正式公示十字门商务区城市设计概念方案,未来的横琴新区十字门商务区,南北双塔将成为新的地标性建筑,它们与对岸澳门现有的电视塔一起,构成一个“三塔遥望”珠澳新地标,还将规划建两个主要的渡船码头和私人游艇码头。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在横琴大桥的北端将有一座高架桥,横琴新区将与香港陆路直接衔接。
全新地标三塔鼎立
设计方案提出,澳门与横琴十字门相结合,利用重要的建筑设计来建立的地区的特性,未来将建成南中国的一个门户。十字门商务区的南边的岛屿是一个中心区,在一个中央绿地的轴线上,将拥有一个全新的地标性建筑,那就是680米高的高塔。而在中心区北边的南湾区,在会议展览中心的附近,将崛起另一座全新的高楼。南北两座高塔,将成为十字门商务区的标志性建筑,两个新的地标塔互相呼应但不会彼此竞争。它们与对岸已有的澳门电视塔一起,构成一个全新的三角形地标。
未来的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面向澳门的独特景观,具备成为中国“花园城市”得天独厚的绝佳条件,将为珠海建立新的城市形象。中央商务区的区位发展,将配合澳门的娱乐文化中心、北部的高新技术区和西部的保税区,成为区域性交通中心和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功能定位。
将建私人游艇码头
未来的十字门商务区,出行将以公共交通为主,道路的等级不仅仅是按照道路的宽窄,而是同时考虑了景观的性质以及土地使用的位置。在某些特殊例子中,例如绿色景观大道,很大部分的道路面积留给了绿化空间,这种原则也应用到其他地区,创造一系列有标识性的街道和社区。
在滨水区,将设置以步行为主的道路,步行路线将联系公园、商业和文化等的公共目的地以及公共交通的节点。广珠轻轨将南延至横琴,采取部分地下部分高架的形式,穿过了区内主要的公园和商业设施,以保证公众可通过公共交通系统步行至这些目的地。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在横琴大桥的北端将有一座高架桥,横琴新区将与香港陆路直接衔接。不同类型的办公用途,包括了集团总部、研究和发展类办公和小型办公,都被布置在有很好的陆路和水路交通设施附近。
水路方面,十字门商务区将规划建两个主要的渡船码头和私人游艇码头,私人游艇码头将会有会员的专属会所。
天际线展城市形象
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中央商务区,都位于滨水地区,这些地区能获得从水岸另一侧观看的天际线,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主要窗口。如国内的香港、上海,国外的纽约、东京等。在这些著名的大都会,摩天大厦在其天际线上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其中包括海港的天际线,则更为完美,常被形象地称为“城市风光影画片”。
横琴中心区的680米地标建筑,位于中央公园和铁路与码头的附近,是区内最高的建筑,成为十字门南部的重要节点。从此中心区的最高点,向南边的居住区,建筑高度将逐步递减。较低的建筑位于滨水和公园附近,保证其后面的建筑不被遮挡视线。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将用于为高密度区创造更多开放空间,尤其是在居住区内。十字门北部的南湾、南部的横琴与澳门,在景观视线和功能上都互相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天际线。
自然与商业的结合
十字门商务区被北部和南部的山脉环绕,大部分可发展用地紧邻海岸,未来的发展在视线与空间上都将联系着这自然的背景。现存的美丽的自然环境,是整个规划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两座山将被保留做公园,规划中的公共绿地与山体联系在一起,海岸线与滨水区域将保留。另外,从澳门看到的一个动态的天际线,将保持着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平衡,保证从建筑到山体的穿透性。
在滨水区域,将有文化广场、滨水绿地公园、渔人码头、游船码头、酒吧街等。为滨水空间带来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