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A亚澳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昨在西安隆重召开,国际专家建议
“我们现在存在很多问题,多数国家更注重古老的遗址保护,而忽视了‘20世纪遗产’的保护!”昨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隆重召开的UIA亚澳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上,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主席Mrs.LouiseCox如此强调。
建筑文化遗产(图片来源:百度)
借鉴经验共筑亚洲遗产保护生动图景
据介绍,“20世纪遗产”包括了“不足50年、30年历史的建筑、建成环境和文化景观。相对于几千年上万年之久的古老遗产,“20世纪遗产”应该属于“新遗产”了。
据媒体报道,1995年在美国芝加哥就召开了“晚近过去遗产保护”的国际会议,主张对晚近过去(RecentPast),即1920年-1960年间的遗产进行保护,将历史建筑作为文化资本、景观资源,进行积极保护与合理再利用。
建筑文化遗产(图片来源:百度)
昨日,来自亚澳地区20多个国家的70多名专家参加了UIA亚澳地区(第四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由国际建筑师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国际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主办。主题为“亚洲经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遗产保护”,旨在展示亚澳地区建筑遗产的智慧,总结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亚洲建筑遗产保护的经验,共同促进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和谐发展。会议展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亚洲建筑遗产的价值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亚洲建筑遗产保护的经验,共同构筑了当代亚洲遗产保护的生动图景。“我们的责任,是使整个社会都意识到建筑遗址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家们认为,他们关注建筑文化遗产,是要记录时代与城市生长的痕迹,并寻找文化的印记,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建筑文化遗产(图片来源:百度)
不断探索陕西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公认成就
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何选址西安?作为承办方之一,大明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春阳解释到,首先是西安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建筑遗产。二是陕西的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公认成就,如汉阳陵和大明宫。“再过十几天大明宫就要开园了,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平台,让大明宫的保护工作进入国际视野,并吸取国际经验和智慧。”李春阳说。
昨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获得“建筑遗产保护‘最佳贡献’奖。”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在会议上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从低水平的划定范围向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也开始有了令人兴奋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果。其中汉阳陵和大明宫的相关保护工作都是陕西在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新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