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新书上架  > 正文
《设计的日与夜》
发布时间: 2010-10-12   来源:畅言网 

深圳知名室内设计师殷艳明《设计的日与夜》新书从创作初衷就是一个设计师自我总结和回首的书,就像人生旅程的定格,就像一本日记,一个关于成长和磨砺的见证。用一本书找到与之共鸣的人,既没功利可言,有没很强的目的性,清新淡雅如水墨,脱离了传统设计案例集的平铺直序,元素堆砌,用一个结绳记事主线,把所有与殷艳明有关的人与事,事与物,物与人都逐一呈现。

殷艳明从业十七来,一直专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与表达,作品风格稳健而富于变化,擅长处理复杂而多变的功能空间,尤其在高级酒店设计、商业地产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的把握上颇有心得。设计手法成熟内敛,注重人与空间、形态与色彩的平衡关系,着力传达出设计的意境及本位美。

 在设计师圈子里他是个低调的人,看他的设计作品也可以读出一二。严谨、理性、多角度思考是他每个设计作品中表露无遗的。他是个认真的人,从创意初期到设计执行,他参与不少,这本书也汇集了他对事业、生活、趣味的自解。十七年的设计路,让他的创作更加成熟,让他的行事也更加随心。

 《设计的日与夜》是殷艳明的首本个人作品集,创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最大亮点是从人的角度切入,由人带出事业、生活、爱好,犹如一个心路历程,记录着殷艳明成长的点滴故事。整本书以“结绳记事”的概念贯穿始终,把5000多个设计的日与夜用“记忆结”剖析给读者,让读者们了解一个设计师的思想,了解他的人。他每一个设计的日与夜见证了成长的一幕幕,见证了一个设计师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轨迹。

 

 

《设计的日与夜》封面

《设计的日与夜》出版信息

戏剧的人居—评殷艳明先生的室内设计

文/邹晖博士, 美国弗罗里达大学建筑系历史与理论教授

 我初识艳明是在他获得室内设计学位的时候。 如他同代的中国设计师, 艳明经历了过去十五年的急剧城市化运动。 如今他事业有成, 成为一位有思想有经验的职业设计师与企业管理者。 在其带领下, 他的设计公司已赢得若干全国室内设计大奖, 活跃在室内设计行业的前沿。 他与室内设计职业界与学术界的交往频繁, 并在中国的设计之都深圳的设计职业联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艳明出生于云南。 中国西南丰富的民族与神秘文化培养了他对人居意义的持久关注。 他的美术专业的教育背景使他能够运用独到的手绘功夫产生设计的联想, 他的设计画受到同行及业主的广泛欣赏。 他的绘画才能开创了其以后的设计道路上的成功, 这尤其表现在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 在他最近的作品中, 丰富而生动的色彩与匹配的照明及材料相整合, 共同限定空间的性格。 无论一个工程项目是豪华型或经济型, 是居住型或商业类, 他的设计都努力塑造每个作品的恰当形象。 “性格”作为一个设计概念, 产生于法国十八世纪的建筑理论, 与中国传统的“面相”观有可比性。 在中国的文化中, 尤其看重通过设计来表达业主的公众形象; 对此, 艳明的设计表现出成熟的驾驭能力。

艳明在其设计中频繁地应用圆形。 圆的宇宙观意义在汉代的道家论著《淮南子》中就有清晰记载。 西方建筑中关于圆的宇宙观意义可以追述到古罗马维特鲁维的《建筑十书》, 与《淮南子》的时间正好相近。 圆的宇宙意向贯穿于不同的建筑文化史。 一个现代的例证是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位于纽约城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据他自己所写, 此盘旋向上的形体正是大同宇宙的象征。 圆的宇宙意向在现代流行的形式主义设计中早已消失殆尽。 然而, 中国古典园林中月亮形门窗所限定的景却始终意味深长, 向我们揭示着一个戏剧与神秘的世界。 当艳明参观赖特设计的南弗罗里达学院的校园时, 他一定注意到了校园中心水池的巨大圆形。 这个深嵌大地的水平的圆反映着蓝天, 勾画出整个校园的意义地平线, 一个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的天地人神的统一世界。 艳明尤其喜欢用丰富的圆形和弧形来定义室内天花, 以此强调垂直的场所感。 与形式主义无意义的几何拼凑相反, 艳明的圆形设计语言表达了其对根植于中国传统并诠释于城市文脉中的生活世界的热爱。 这些圆形欢快地与色彩, 照明及材料的肌理共舞, 构成温馨而富有希望的氛围, 印证了中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人性关怀的愿望。

艳明爱好用摄影来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从早期的设计画到近期的建成作品, 他用相机寻求并记录着自己每个设计案例的最佳画面。 随着设计过程中计算机绘图的普及, 他将镜头更多地对准自己的建成作品以及丰富经历的旅游。 在今天电子化的世界, 图画与照片的景象, 设计与现实的景象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 这使设计师能够更自由地构想所期望生活的生存室内环境。 艳明的设计绘画与照片总是呈现出一个强烈的透视画面。 线性透视是在十七至十八世纪由欧洲耶稣士传到中国。 在他们设计的圆明园的西洋楼中, 透视技术被应用于建筑的外观及内观。 乾隆皇帝对室内的透视壁画是如此好奇, 把它们称为“奇观”。 在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建筑史中, 透视技术总是和创造室内奇观联系着, 诸如十五世纪的“机器盒子”,  巴洛克时期的窥视游戏盒, 十八世纪的暗箱, 到二十世纪初的超现实主义框景。 在艳明设计的强透视感室内, 新材料的质感, 氛围化的照明, 生动的色彩以及简洁明快的几何形相互交织, 构成使身心为之一爽的场所。 这些令人流连遐想的室内环境满足了中国传统上对安居的渴望, 同时也表达了对更广阔的精彩世界的强烈追求。

据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所述,色彩的恒定只是物体恒定的抽象构成元素,而物体的恒定又是以作为所有经验基础的原初世界的恒定为依托的。观者并不是因为看到照明下恒定的色彩而相信物体的存在,也不是因为物体是恒定特征的集合体。恰恰是因为观者在其感知中向世界及其所有物体开放,他才能发现恒定的色彩(《感知现象学》英译本,365页)。在艳明的室内作品中,他有意通过丰富色彩的呈现来吸引观者的注意。色彩的选择与材料及肌理紧密相关。照明不仅强调了材料,肌理和色彩的统合,同时也有助于将对比的色彩组织于透视的空间中。他从来不把某种色彩孤立成一个自治的景象,而是通过诸色彩交织的轻快且清新的透视氛围来触动观者的意识。对氛围的表达是中国山水园林画的一个特征,它把主客体融合起来,并把主体交织的世界勾画出来。在艳明的设计中,每个室内都提供一个亲切的场所,在其中,个体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所在,这正是室内意义的地平线。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