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生长于大地的菩提树
在等驾坡村,下沉式窑洞的北侧,是已经从穴居中走出来到地面建起新砖房的农户。当地人说,由于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及使用功能没有跟随时代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而正在紧张施工的世博会参展项目“黄土地”,则根据实地测绘并利用较成熟的综合科技对传统的下沉式窑洞重新认识与改造,使之不再是“简单的住所”,而是均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可以呼吸的生命建筑。
改良后的下沉式窑洞,通过把地表新鲜的富氧空气流引入室内,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完全物理解决了室内空气的流通、控温与除湿。通过现代绿色生态科技改造窑洞,使之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同时,加强土地的立体利用,在窑院中种果树,窑顶种蔬菜,再结合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秸秆气、沼气等)及中水利用系统、反射补光系统、自然空调系统等综合科技,充分创造出一个可以呼吸的,自体循环的,完全绿色的,能够自给自足的地下生态建筑。除了冬暖夏凉,人力和资源上的节省,还因为不破坏自然不占据农田,完全可称为“土地零支出的有生命建筑”。
这是一种向地下争取空间的生态建筑,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不破坏一草一木,充分体现了“零地、零能、零排放”的生态建筑思想。并取之自然,融于自然和可回归自然,是最符合生态建筑原则的典型,就像生长于大地中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与自然一体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