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0与1:网络城市和建筑散文化
发布时间: 2010-02-10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生活天天都是一个样,日子长了就感到烦觉得累。赶上技术手段和社会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候,即使脾气好道行深不以单调为苦反以为乐的人,也不得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变化的速度快,局面乱,还会感到烦,觉得更累,失去的是久已培育出来的安全感,因循守旧的稳定感。与过去已有的相比,变化所带来的不一定全新,但少说跟现有的不一样。能够沉淀下来的,是新概念和表达抽象观念的具体作品,它们成为一个时期或时代的代表。

10

说到网络,不单指电脑和互联网。在城市和建筑领域,从家庭居室到建筑物,到社区、城市、国家、民族,直到地球上各个角落,人的活动和相应的活动空间,构成漫无边际的网络天地。

多样的视角和思路,在世纪末年已经冲破单一价值体系的垄断。过去半个世纪期间,符号学、结构主义、现象学、历史主义、类型学、地域主义、文脉、政治、伦理、女权主义、性别、人体甚至种族等各种学说或问题,都跟建筑有了联系。90年代开始大面积泛滥的国际网络,和不少建筑师青睐的电子或说数字味建筑和城市的研究与设计,构成广泛意义的专业信息网络,成为文脉所拥有的遗产的一部分。

11

有朋友建议结合自己的专业,说说当今城市和建筑方面的新潮流。我们根据个人观察以为,网络天地中,旧有的等级观念受到挑战,多样化多元化和变化的速度,使潮流学派很难形成。身在乱局之中所作的归纳,不过是多少种归纳中的一种而已,没有权威性可言,或说与其他各种归纳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我们想描述的是,在技术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刺激下,城市和建筑在创作的欣赏方面的新的审美感觉,其中可能蕴含着代表世纪转折时期的新概念。

100

网络中的城市和建筑,已经无法建立等级制度,没有中心,没有统一标准。活动越来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从整体看,城市是匀质的。坚持用人为地划分金融中心、商务中心、购物中心、行政办公中心这种老手段建设城市,短期内也许仍有些实利可获,长远看,假如各种设施没有灵活应变的可能,便纯属浪费。功能内容的相互融合而不是人为分割,才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101

外界变化给予建筑师的刺激,落实到形式感觉上,是很难在心安理得地运用对称、轴线和序列等经典手段。网络世界是开放的,任何城市和建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点。边缘可能比中心更吸引人,因为边缘交界处提供这驳杂的信息和充分接触流通的界面。

包边裹角的坚固厚重的形象,被越来越多的模棱两可轻盈透明的建筑形象包围。新形象内外界限不清,轮廓线难用常用的语言描述,它们可能只是更大更成系统的外形的片断或局部的放大,没有边框。形式不同的形体简单直接地撞在一起,缺乏古典品位强调的和谐与过渡。信息交流的量和速度,使老手段显得太没有效率。

110

街区的片断只是网络中一点,没有起始和终结,没有明确无误的方向性,只有尽可能多的选择。很难辩识信息的真正起源,更不知道它会在哪个意想不到的节点发生作用,在哪里变形或经过化妆转化为别的东西。分不清中心和边缘的区别,任何地方都不能轻而易举地指出收头的茬口。在规模和范围总归有限的建筑表达这些感受,过去我们推崇的完整统一之类失去了世纪指导作用。在有限的范围和手段的约束之中要努力体现的,是漫无边际的感觉。

111

边界无法确定,或者着意表现边界模糊,使得BLUR成为时髦的字眼。从古至今所有城市中最吸引人的所在,往往是各种条件和制约关系最混乱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例如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混乱之中体现出城市生活独有的情调。

模糊功能触及城市和建筑的很多方面,表现为许多本来很具体实在易于把握的事物布满不确定成分。形象不确定,外形不好描述;与环境的关系不确定,城市中留下许多非此非彼的剩余空间;使用功能不确定,今天是博物馆,明天是商店,后天可能是住宅。创作者的观点和方法因之也无法确定,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欣赏者的欣赏角度同样会不断变化。

1000

网络中庞大的信息量,虽然肉眼看不见,却让人时刻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对建筑师来说,环境本身已经构成"极多"的已知条件。无论出于艺术创作者本能地寻求对比的需要,还是有意反抗混乱无序的外界现实,设计作品中带有极少特色者数量增多,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出现于60年代的极少主义艺术,把现代艺术推向极端。世纪末年的极少主义倾向,已经散布到建筑、戏剧、影视、时装和设计等许多领域,淡化了起初起具有的精英色彩,成为大众通俗文化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