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短命"建筑为啥成人大代表议政的热点
发布时间: 2010-03-11   来源:网友十年投稿 

在“两会”上,有李宏鸣、刘国庆、袁周、陈国诚等代表针对城市“短命”建筑现象开展了热议。他们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克服这一现象支招。笔者以为,人大代表对这一问题的议政,表达了群众的心声。

据人民网调查显示,85.8%的网友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由于规划和设计问题,一家使用不到3年的四星级大酒店,在“浪费公众财富”的质疑声中,被爆破成4万吨废墟。而一所投资1500万元的小学,只有两年就面临被拆迁的命运。镇江花巨资所建的“巨蛋”,日前也是一拆了之。如此的城市“短命”建筑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短命建筑背后有太多复杂原因(图片来源:百度)

“短命”建筑现象的出现,析射了当前政府工作的三大问题。一是对社会资源要素形成了一种极大的浪费。二是在规划工作上的无序从而形成了瞎折腾。三是作风上的不民主而让领导意志的严重流露。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受着从大开发中获取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领导干部受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诱惑,一些地方民主议事和规章制度的虚设。所以,“短命”建筑的现象,不单纯仅仅是一个建筑现象,里面有着经济、管理、领导工作上的问题和漏洞。最应该提醒的是,科学发展观在那个地方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现在,人大代表热议“短命”建筑现象,其实质是代表着人民群众要求终结“短命”建筑。要能终结“短命”建筑,要做的工作很多,最根本的是要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一个地方的城市建设。这就要求当地的领导干部不要被一时的经济利益蒙蔽双眼,不要被“政绩”二字冲昏头脑,不要再搞瞎折腾。同时要强调规划意识。一个城市要能搞好规划,首先要能克服领导意志,由各个行业的专家组成专门的规划班子,吸纳公众的意见,从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建设的规划。规划一旦形成,还应由当地的人大会议审查通过,用法律的形式予以铁定,便于一任接着一任干。再者,要强化问责机制。对不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的,对违反规划搞瞎折腾的,就该视为是一种失职渎职,就该按照相关条例严格追究问责。如此,“短命”建筑现象可除,城市建设才能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