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居与生态
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果。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口号下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由此却带来了自然界的报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物种消亡等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人们逐渐熟悉到大自然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改造的客体,百是一个有着自己客观发展规律的有机整体。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必须与大自然重新建立关系,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与自然和谐与共生。建设生态城市其中包括探索和营造结合自然和具有良好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生态学是1869年由德国学者海格尔提出的一门关于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生态学把生态学的研究已从传统的动植物生态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世纪非凡是60年代以后生态学迅猛发展并向其它科学进行渗透,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尚未形成体系的建筑生态学是生态学概念在规划和建筑领域的体现。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大家宅院(图片来源:百度)
就营造结构自然并具有良好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而言,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就具有重要意义。共生原则是指不同种类有机体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的关系,而再生原则是认为自然界中的物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高级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表现出对物质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对于人居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非凡注重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重人居的自然环境设计。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的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是运用自然材料,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是我们今天的创造新的人居环境必须重新开发熟悉,继续和借鉴的宝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