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二层与下部四层形成色彩的对比,在靠山墙部分则有不同,以求变化。色彩上,整体墙面比较沉稳,与浅色涂料形成对比,突出其色彩成分。

项目规总体划图
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北靠河北路,东临四平路,西接北京路。整个用地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4.55万平方米,2008年完工。
项目定位
项目在规划建设中要突出“生态”、“绿化”概念,努力营造绿色精品住宅小区,并将消费群体定位为中等收入家庭阶层,突出中小型经典户型的设计,并以此作为本项目的亮点所在。
规划策略
在规划策略上,就重点突出四大亮点:
1.空间亮点:利用黄土地形起伏的特点,形成缓坡地形居住社区,营造丰富变化的空间效果,并以此作为社区的特色和亮点。
2.生态亮点:利用黄土土质形成大面积绿化种植,打造小区鲜明的绿化特色。
3.商业配套服务亮点:集中商业和沿街商业结合,构建完善的商业服务配套,并充分考虑一期建设的配套设施,迅速提升人气。
4.户型亮点:以中小型户型为明确定位,设计符合中等收入家庭阶层的经典户型。
5.总体结构:社区整体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两带、四区”:
“两带”:贯穿社区南北与东西的两条生态绿带。
南北向绿带自北入口开放广场,保留地块内部与黄土山势脉络,并加以延伸至南入口,配合绿带西侧的点式小高层。形成高低起伏,极具情趣的生态绿化空间。
东西向绿带联系社区东西两个入口,使绿化景观由位于小区中心的核心景观广场向两侧渗透。
四区”:以东西、南北两条景观带为骨架,将区域自然划分为四个组团。南北绿带东侧为先期启东组团,西侧利用缓坡地形,形成西高东低极富特色的坡地建筑群落。

绿色、生态小区
道路交通体系:
小区内主体道路以折线形式形成主环路,是为了地块能够在保证较高容积率的前提下,又能形成许多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为了最大限度的压缩区内道路空间,扩大绿化种植空间。小区内道路系统简化为两级配置,即每栋楼间环路直接以支状形式挂在主路环上,这种路网形式简捷明了、高效,也能达到适度人车分流的目的。
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节点空间,形成小区良好的对外形象。设计中,重点突出了小区入口设计,以北入口为主,以东入口为次,以南、西入口为辅,使整个小区入口配置丰富而合理。
北入口广场是本设计一大亮点,入口空间有意识地模糊城市与社区的边界,将社区入口空间直接设计为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同时作为商业广场,形成社区景观和人流集散的焦点。周边配置以会所、繁华商业等公建设施,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形象的生活品质。
社区内静态交通采取了地面停车、地下车库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停车位760个。其中,宅前绿地停车位300个,停车场停车位180个,四周车行环道80个,地下车位200个。地面停车尽量利用消极空间,住宅南北入口之间的空间设计为完全步行空间,无车辆干扰,有利于重点绿化、美化、人性化。
绿化景观体系布局:
小区内绿化景观体系以东西、南北向绿带为主体脉络,呈T形连接,中接北入口广场核心景观节点和社区中央核心景观节。
南北轴自北入口广场起,穿过高层的门洞,在中间两排小高层之间向南延伸到中心节点,纯步行体系;东西向轴从东西两个入口起,以景观型道路接城市道路,进入内环以后为纯步行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