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
验证码:
手机号码:
滑块验证:
短信验证:
新 密 码:
再次确认: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首页 > 观点
Chris Wilkinson:建筑是艺术和科学的桥梁
发布时间:2014-08-07
我将建筑看成是连接艺术和科学的自然桥梁。杰出的达芬奇就在艺术、科学和建筑上拥有非凡的成就。
Jane Irwin:景观设计须“亲自动手”
发布时间:2014-07-30
花园设计非常适合手工制作,在尺度上具有亲密性,表现出日常生活中人与场地的关系。
Jo Noero:助力于南非边缘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4-07-25
我希望展示我的设计同已有居民设计之间的联系。人们用很少的资源创造建筑,展现出巨大的能量和韧性。
Bruce Mackenzie:气候变化要求实行本地化景
发布时间:2014-07-16
随着气候变化,澳洲以及世界其他区域将变得干旱,因此不管美观与否,不得不采用本地景观植物。
郭锡恩:做文化遗产的发现者
发布时间:2014-07-08
我能带来什么?我认为有社会意识、分享意识。
Cazu Zegers:景观承载文化与生命
发布时间:2014-07-03
我欣赏土著居民的敏感度,他们对景观充分尊重。我们必须意识到景观是承载文化和生命的神圣载体。
韩林飞:社会变化造成空间变化
发布时间:2014-07-02
如果建筑师能从纯碎的技术层面来思考社会层面的问题,能从社会层面发挥作用,发出声音,那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年,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等人可以影响皇室
崔愷:城市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城镇全然消失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空间需求也上升到了不同的层面。人们不断积极的塑造有品质的生活,进而开创了城市空间,这显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莱特的内
2022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RCC杯”建筑行业网络摄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