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BIM实践应用分享

梁楠,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M研究室 博士

梁楠:

我们设计院是较早阶段进行BIM探索的。我们在信息化的出发点是做各专业的协同设计,解决各专业的矛盾问题。我们院长当时提出,BIM是为了解决各专业图纸上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发现BIM带来的实际好处还是在施工方面。推动BIM发展,不可避免要替甲方考虑问题,更多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了以前用于解决各专业矛盾所需的时间周期。我们现在从设计出发,更多向施工延伸。我们院正在做院内两座楼改造,和以前不同,我们开始将运维纳入到设计起步阶段,让模型向施工和运维传递,希望提高这两个方面的效率。BIM的优点是提高设计质量,缩短施工周期,运维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对于甲方和运维方,通过信息化方式,提升节能和节水的指标,让物业和管理团队更加高效,减少物业管理人员数量。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李湘桔,中天建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李湘桔:

我们中天建中公司是基于市场政策导向进行转型。我们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做过许多大型景观照明项目,比如王府井照明项目,其中应用了BIM技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我认为BIM对今后设计院的转型帮助很大。

刘济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综合设计五所所长及BIM工程设计中心主任 

刘济瑀:

大家接触、讨论BIM已经许多年了。关于BIM发展应用的现状,截止今年上半年,BIM在设计企业的应用依然处于低潮,在施工企业应用比较多,在运维阶段没有有效案例在使用BIM。设计院做不起来BIM的原因在于:效益。简单说,现阶段BIM不能给设计院在设计阶段带来实际效益。我出版的书《勇敢走向BIM2.0》对这方面也做了介绍。BIM应该是用于实际设计和生产,但是现在对BIM的应用都是1.0和1.5模式。绝大多数BIM应用都是1.5,处在辅助设计阶段,针对一些异形复杂局部,没办法对全专业应用BIM。

BIM应用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的政策和规范支持度不够;二是软件应用和效率不够,估计在BIM软件方面,所有人可能了解Revit和犀牛、AC。但是未来不一定是某个软件一统天下。这些软件本身有没有问题?我们应用这些软件许多年,为什么不能让设计如火如荼做起来?既然BIM给设计带来许多好处,为什么这么多设计院依然只是在实践呢?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这些软件对设计的支持度还不够。我们利用Revit和AC做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对于重大工程,成本运作是过去二维设计阶段的至少1.5倍到2倍。对于小型项目,基本和二维施工图达到的效果一致。Revit支持哪些项目?不是大型项目,做成5万平米以上,涵盖五个专业,你会发现Revit转不动。我们更多是利用软件做构建级别的三维运算和辅助设计。当BIM不能真正用于设计阶段的生产时,BIM永远离我们有一段距离,虽然看起来很近,其实隔着“玻璃”门槛。

另外,关于信息标准。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格式和模式标准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许多软件公司在做自己的构件库,做完后有自己的格式。我们做许多项目,首先会接触各类项目标准,包括企业标。中建公司要求十个公司一同做“库”,这没问题。但是做完之后,能否得到社会认可呢?如果今后市场上的命名格式与其不符,这个库的构建是否有意义?施工阶段BIM应用的比较热闹,原因是为施工单位带来施工组织、施工计划、材料、现场技术指导带来了便利,可视化本身就有这种好处。施工单位自己建立模型。然而,问题是这些模型目前很难转换为竣工模型和运维模型。采购、安装等一系列都要进行模型替换和更新维护。这些工作由谁来完成呢?大型工程一般是分门类、种类和标段进行分包。一个工程可能有成百上千个供应商。如果是由总包方来实现模型构建,那依然存在标准格式问题。 

BIM应用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许多层面是根本性问题,还不是纯技术层面上的小问题。许多人说BIM助力建筑业发展,我认为BIM本身需要强大的助力。我们要站在更高角度让BIM更合理有序的发展。设计院现在编制的标准都是基于某一种软件。这种软件今后能否发展起来?这个问题我们问了五年,至今为止发现这些软件还没发展起来。通过出版一本书可集中所有技术问题和技术问题解决办法,但是这解决不了效益问题、效率问题、甲方不肯多付钱的问题。我只能自己解决效率问题,然而效率没发达到过去二维时代的水平。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院的模型和其他院的模型不能并存。 

在民用建筑领域,许多单位制定运用Revit。但在其他领域,你会发现Revit没法应用。在深圳的某个项目,地上和地下分别用不同的软件做。甲方希望比较两部分,但是不可能做到,因为文件格式都不同。人们总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但我在和一个软件公司老总聊天时,问他很多问题:大数据时代来临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建筑师对于软件的要求特点,你们考虑过吗?思考过文件的轻量化吗?哪个软件是轻量化的软件?对于一个小个体,可以不考虑文件的轻量化。但真正进入大数据时代,对于某个小楼,一个计算机可以运转起来。把一座大楼全专业都综合进去,甚至一个小区全部的市政、管网、路桥、地理信息都放进去呢?这样还转得起来吗?还能够在大数据时代里面进行数据应用吗?这一系列的结构和构造其实都是我们现在BIM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实践BIM应用分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