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BIM实践应用分享

匡嘉智:

我对BIM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还是很乐观。首先,BIM技术是一个创新的技术,它的未来会有无限的可能,如果用以前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眼光去考虑,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设计院怎么应用BIM?如何有效的创造效益?

我们在BIM运用过程中,全专业设计出图的工作量是平时工作量的好几倍,我们前段时间为万科的建筑研发中心实施了一个项目,大楼采用BIM全专业来出初步设计图纸、施工设计图纸和深化设计图纸。

这栋楼采用37%的预制构件,需要施工设计一体化,前期初步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把施工总包单位介绍进来,还有大型的设备厂家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时候也参与进来,包括施工图出来以后,还需要跟施工单位的局部深化设计结合在一起。我们计算了一下,在设计阶段的成本在800元/平米,我们才能谋利20%-30%,所以在设计费不增长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设计院来说基本不挣钱,我们实际上很不愿意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越做越赔钱。

对于这个问题,国外有很多解决的办法,一、政策方面。新加坡就是由政府政策上进行趋导的一种方式,在施工阶段拿出5%利润给到设计阶段,鼓励设计院来做BIM的推广;二、推广方面,我们做BIM的人需要走进市场,要告诉业主我们这样做给他们带来的效益。

第一,在推广方面,介于国内和国外设计的区别。国内设计是施工图设计,里面的机电图,还有包括最后照图施工的深化部分,都是归到施工单位或者一些生产厂家去做。基于BIM服务模式,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可能会被颠覆。我们深化设计会跟一些专业咨询和项目管理去结合,这些结合以后就不再以传统的模式出现。

在设计费不增长的情况下,我们会有一些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们去想办法,如何把我们这个产品变得有价值,让我们的业主去认同我们,而不是在以前的模式。国内以前的建造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工程不透明、各方利益博弈也造成了工程上的浪费,但未来他的方向,一定是EPC、IPD的模式,也就是我们说的设计施工一体化,这样中间环节的衔接就会更好。现在国内在中间环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BIM在里面才能更好的发展的空间,能真正去创造效益。这些问题可能说起来很容易,但解决起来要借助各种资源,技术能力要提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是未来的大方向。 

第二是现在这个软件有问题,BIM应用层面受软件限制基本到此为止,以前的2015版的Revit软件都是单核的计算,不支持多核,外加国内的电脑配置不专业。在国外,他们会使用一种小型工作站,用很好的资源和专业的图形工作站来支持BIM的整合。国外还有一些市场占有率高,符合当地的合规开发的本土化软件,但是不适合于国内。

现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在努力推进BIM发展,2013年年底住建部也发文促进BIM技术在国内发展,第二条就专门写到要普及本土化BIM软件。我觉得BIM软件分三类。这三类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第一类是模型创建软件,他的难度是在图形平台,整个软件的系统和国外差距很大,这方面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追上,或者我们直接将国外的软件用于本地化插件的开发,这是未来的很好的业务模式;第二类是BIM模拟分析软件,BIM创建软件和国内的一些专业分析的软件做好接口;第三类软件是项目管理平台、协同工作平台等一系列的平台。

第二三类软件难度不大,也是国内落地比较好的,关键是第一类模型创建软件可能稍微有一些难度,但是国家政策鼓励创新,这里面就有机会。

刘济瑀:

设计市场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的时候,我们更关注图形计算、图形平台和每个软件的基础数据结构,因为数据信息才是最后走入市场的基础东西。

图数分离,也就是我们在构件本身和信息加载的本身中间能否做到分离,我们本身在构件上去录入信息这是一种模式,还有就是通过其他方式去录入信息是另外一种模式。如何确定真正适合大数据时代的模式,这与我们的软件直接相关。

我们国内的软件还需要追多少年?我觉得和改革开放合资的概念一样,这也是一种合资手段来实现我们本土化的软件的落地。现在国外有很多相对比较成熟的软件,我们BIM中心对所有的这些BIM软件都做过实践,对这些软件的普遍反映,我并不认为就他们的软件特别先进,这个和国外的生存和设计环境而定,国外大多数事务所承接的都是小型项目,我们国内的项目动辄几十万平米的项目,而且是全专业,我们施工图的深度和国外设计院所完成的深度也都完全不一致,在建筑模型的运算量和工作量上也是不一致的,这个相互之间的工作交接,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协同设计。协同本身在我们国内的需求也比国外要大,比如,我们提到的RTKL的AC软件,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反映很好用,但是就一条,他是单专业软件,国外建筑师事务所使用起来很好,可是拿到国内来就不好用,因为单专业软件应用不符合国内的BIM习惯,所以软件的发展本身还是有一个区别。

曹闵:

我在前几年做BIM只是在沉淀,也是因为我们古建筑是拼装式,只要把相关的数据做完后,后期拼装起来,就非常快,这就是所在的行业差别。我们古建筑的BIM称为古建筑DNA基因数据化,刚嘉宾谈到的数据模型分离,在我们古建的模型和数据应用就不一样,我们的模型化会做成礼品,游戏、电影等,而我们数据就是用于资料存档等。

我觉得用什么样的软件都可以来做,把其中一种用熟练就行。BIM的技术难点非常多,如:软件数据结构提取不出来的;大项目容量过大,就不能操作的;数据的交互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数据抽取来进行拼装。古建筑在BIM运用中,尤其是逆向设计,像复建项目的运用上基本就太完美了,BIM运用中对文物的保护也有意义。

很多单位都在烧钱玩,觉得有些项目想试试BIM,就拿出50万元,其实他们都没有盈利,要盈利基本都要等3、5年后,等有了各种沉淀,对软件的延展性应用很熟悉后才行。现在我们在为寺院做虚拟拜佛系统,把寺庙里各种设施的数据实时采集起来,居士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只需配合模型戴上智能眼镜使用,就可以像在寺庙里一样拜佛,改变了以往的拜佛方式,这就是寺院为什么要做BIM。

这种延展性应用非常多,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做BIM都是为了解决复杂的工程和复杂的施工,对于寺院来说,他们不管这些,寺院用BIM可以做什么?他们可以做虚拟旅游,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虚拟游览,可以购买纪念品,这是寺院看中BIM的原因,他们会觉得用10万、20万元甚至50万做这件事很有意义,打广告也不止这些钱。 

匡嘉智:

我再补充一下,刘所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其实那个问题很现实,数据的转换很关键。我曾经和BIM同仁探讨相关问题,我说一般BIM都是大数据,动辄几个G,以前我们使用卡地亚软件设计的一个四分之一的幕墙,就产生了7G的平面图数据,还不包括中央备份。要做到中央备份会更大,包括非结构的数据信息转化成结构的数据信息,包括怎么把大型模型轻量化,包括为未来做施工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的这种文件模式,要花费很多工作量来做,当然可以用国外的软件,但是它在数据传递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很具体的问题。

如果从软件层面来说,有很多原因,正好我也与软件公司聊过,他们说现在轻量化要比以前好多了,做增量备份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很多,但我们作为BIM的使用方,还是会碰到很多很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技术对底层应用软件做一个很好的研究,只有把这些技术做好了,才能让大家更好地应用。在局域网里可以先把资料保存在桌面再传输,如果通过互联网多点传输,技术和增量备份这些都要做得更好,这要花很多的人力成本。

当然,这里还是有很多路径,国外很多的大项目都在用。据说纽约世贸大厦被撞了以后在原址又建起了一栋楼,就是用BIM技术建造的,有几十万平米。我与国外一个拥有十几年BIM操作经验的经理聊过,他说国外有人专门针对BIM应用的各种软件做底层的技术开发,会设计各种小工具把软件串联好,只不过这种技术我们还不知道。现在软件之间的结合应用确实存在问题,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沙龙,咱们把问题具体化好好聊一聊,互相把资源整合一下,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事。

张文亮:

今天听了几位专家的想法受益匪浅,我刚参加工作几年,接触BIM是从读研究生期间开始的,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讲,我还处在BIM 1.0到BIM 1.5的阶段,主要是来向各位前辈们学习。现在有一个困扰我的问题,供大家思考,就是当我们把模型给施工单位的时候,施工单位基本用不上,想请大家从技术层面交流一下,如何让设计院做的模型可以往下传递。这可能是一个很小的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是我现在主要考虑的问题。比如我们去找六建的同事,他们会说这个东西太大,要重做一遍,造成我们人力的一些浪费。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要控制整个信息模型,思考更多问题的时候,个人经验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毕竟是初入行,经验很少,很多经验丰富的人又都持观望态度,而像刘所、匡总这种工作年限比较长、又乐意分享的老专家比较少,所以急切需要在座各位帮我解答一下。

匡嘉智:

这个事情我觉得比较有意思,施工单位不认可设计阶段的模型,确实要分主观和客观两个原因。我前段时间和某公司聊过这个事,他们的项目经理跟我说:“匡工,你们做的这个模型,就不应该让业主和设计单位知道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这样我才能从中提高效益。”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利益,施工单位很容易不认可设计阶段的模型。我们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有一个合作,把设计阶段的模型与他们施工阶段深化设计的模型以及施工现场完成部分的照片这三部分做比较,模型-模型-照片,看差距具体有多少,这个工作快结束了,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只要是做得很精细的、考虑到机电安装工序和以后运行维护空间的设计,到了施工单位不见得被认可,他们认为变更太少不行,不赚钱。有一个很强的施工单位,机电做得很好,应该是全国顶级的,他们在做工程的时候也只有70%是按照最优模型来做。这70%里,有60%净高符合,还有40%净高不符合。这就是咱们说的第一方面,主观认识。你做得好与不好施工单位都不认,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利益出发点。

再一方面是客观的,在设计阶段设计的模型专业度还不够,考虑的安装工序、规范原则,运营操作空间等不够全面,标准不符合等,导致施工单位接手困难。另外,我觉得没有一款模型可以从设计一直使用到竣工,大家不要为了建模而建模,要明确建模的目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要用的模型深度和模型标准不一样,只要每一个目标有相应的模型标准就OK了。比方说,为了出图的模型标准肯定和为了做进度模拟的模型不一样,会有一些交集,但不可能完全交集在一起,有些地方该改还是要改。如果项目开始时大家都把各自的模型标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共同标准多一些,就可减少模型传递过程中工作量以及后续的修改。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实践BIM应用分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