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BIM实践应用分享

梁楠:

我曾经和一些设计院、合作过的甲方、施工单位以及运营管理部门有过交流,刚才刘总说的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深层次的问题,政策也好,软件的统一性也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对现在的BIM团队或BIM从业人员来说,可能生存问题更严峻、更紧迫。刘所刚才提到的这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在产业链里可以逐一解决。比如设计与施工谁的BIM模型更准,当然里面有产业链的利益,设计院希望能在1990年代起就使用的设计收费标准上再多一项收入;施工单位会想提高自己的效率,但不让甲方知道我提高效率的途径,从中拿走这部分利益。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足点去考虑,但我觉得现在更需要有甲方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估BIM并能从中得到利益。

设计院在使用BIM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大的经费问题,我们曾经听说过部院给BIM设计的项目补贴设计费,现在也不敢再补贴了,变成现在只能自己去找生存方式,如果政策有推动的话,以后很多项目都会用上BIM,靠补贴解决不了问题。现在BIM模型在很多项目里就相当于效果图,比如上海有些项目,因为投标的时候需要BIM模型,甲方就请一个BIM团队,但这个模型在项目里没有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就跟效果图一样,给甲方的领导一看“很漂亮很美,就是我要的楼”就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BIM团队生存就有问题了。只不过因为现在国内的建筑市场很大,建筑师觉得没必要浪费这个时间,万一有一天他闲下来了,开始做效果图,开始建BIM模型,BIM团队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

我公司有一个机电组,那些设计师完全有时间可以去搭建模型,他们现在还没有做的原因,就是他们评估了效益,就像刘所刚才说的,二维图纸投入为1倍,三维图纸就要2倍甚至2.5倍,在BIM上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却没得到需要的收益,还不如直接包给一个BIM团队去做,现在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我相信上层也在考虑怎么推广BIM,比如上海,也许就是一个试点,政策先对项目提出要求,至于怎么改变现有的设计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匡总说设计费800元/㎡,我们做过一个单价1000元/㎡的,最后还是亏了,为什么呢?甲方给你1000元/㎡,是因为他自己做不了,他的施工单位接受不了,才需要BIM团队参与进来。我们也评估过作为设计院和不作为设计院而只是一个BIM团队这两种情况,要想在各个行业里生存,单纯的BIM团队会非常艰难。

最后,我觉得我们现在探索或者可能去探索的路就像刚才说的,我们要在数据库上做一些文章,我们院做了一个企业云,主要服务于BIM部门,我们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量最大;同时,我们也在做软件接口的对接,通过一个中转软件做模型交互,对数据做模型提取,就像匡总说的,模型不是一个能够一直传承下去的东西,数据才是真正在传承的东西。

我们现在也开始介入一些运维工作,跟甲方沟通,其实在运维阶段甲方并不需要看到实际的运维模型,有一个央企的运维经理说,他们只需要知道某个东西坏了,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这就行了,而不需要呈现整个模型,就像Revit。我们曾经用Revit做过一个2.0的项目,把地上、地下拆开,再拆成五个专业,最后软件还是转不动,26万平米,图做得越细越没办法动,所以我觉得将来设计单位传给施工单位,肯定不能用Revit模型,施工单位如果到现场去指导施工,要转Revit模型一样转不动。

相当于还是那么多的数据,拆成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当时也想过,是不是有一种类似于FC的,现在所有的BIM软件都说自己是FC,但很少看到能直接对接的,当然这又回到刘所刚才说的编码的问题,标准院的标准我们看了,要包含的行业太多,建筑行业要用的标码可能前面十位都没有,使用后面的十几二十位就够了,他们的标码标准太长,如果每一个数据库都按照那个标准去编的话,那只能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现在住建部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要求,建立一个行业内能用的数据库,哪怕要用到别的专业去,也可以再增加。

匡嘉智:

我觉得这个编码需要有别的应用层面或者其他层面去研究。

梁楠:

但是问题是现在各个院的各个部门,肯定还是在自己的行业里用。

匡嘉智:

我们的编码是有点问题。国外是开放性的标准,开放了以后大家接合的特别好,而我们国内还没有跟国外接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再去做确实挺麻烦。

梁楠: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的项目到了要用的时候才去找相应的软件做一些开发,确实比较辛苦,相当于你要先去了解软件。我们也参加了中国BIM联盟,但BIM联盟到现在还没有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家都各做各的,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平台,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在应用层面,结构、机电都有各自的软件,软件接口有问题。如果你刚入行用的是某种软件,就很难换成其他的软件,除非那个软件是强制的,比如有些地方必须用P2PM,设计院现在比较难改推广,因为设计费收费标准只占土建造价的1.5-2%,这个数如果拿BIM来用肯定不够。如果不从设计收费上做一个特别大的革新的话,设计院很难维持。

匡嘉智:

在现有的体制下,BIM的应用确实是会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往后想,设计施工一体化,像日本的清水建设公司,肯定首先要选择BIM,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是设计单位把施工单位吃下来,还是施工单位把施工图、设计吃下来的问题。

梁楠:

现在相当于是施工图和设计的利益有点对立。

匡嘉智:

我觉得现在体制上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改变之后会更好。我做了二十年的建筑,其中在设计院里做过十几年,觉得以前是资源化发展模式,设计院是很挣钱的,之前的房地产开发中设计师很缺,特别是黄金十年中,这个行业的大家都挣钱。再往后一直靠着资源型发展肯定不行,要多做精细化的工作。这时候大家就要分工了。刚才有位嘉宾说设计师取代效果图,我觉得不一定,以后说不定是效果图取代设计师。国外有个岗位叫绘图员,国内目前还用得不是太好,但是深圳有这样的团队做得非常好,像奥雅纳有的施工图都是找绘图团队给做的,做得又快又专业。

我认为BIM不是一个工具,BIM里真正有价值的是它的专业,把BIM用在管理上真能产生效率,BIM的未来不是玩软件玩得好就能生存下来,还是要能运用这个工具去做专业的事情,要和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现在BIM招什么样的人?不是招软件玩得多好的人,而是要招专业能力强的人,有几年实际工作经验,也有管理经验的人,让这些人再去学BIM。其实BIM软件很简单,几个月就学会了。

梁楠:

我们设计院现在也在做一些尝试,找一些比较小的项目让建筑师和工程师只负责计算,然后建筑师勾勒外立面大体的效果草图,剩下的工作直接由BIM团队来替他实现,最后建筑师来审核结果是否符合他的要求。当然这样的工作在设计师看来有点像吃掉他们的感觉,因为如果最后这些BIM工程师也会计算了,可能最后就没有这些设计师什么事儿了。

匡嘉智:

不会的,在国外有专门的绘图员,设计师只做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下面的工作相当于国内的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会专门有一些绘图员去做,分工非常清晰。你不知道为什么建筑师会那么快地把设计做出来,因为他后面有一个大的团队在跟进。

刘济瑀:

刚才张工也提到过,我接着来说说设计方和施工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其实就是一句话:你的构件拆分级别到了什么层次?刚才有人提到了模型的精细度,我个人最反感的就是什么LB100、200、300什么的。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是,设计院在做模型的时候,六层楼一根柱子顶上天就是一根柱子,但是这拿给施工单位就是死的,你这个模型就是废的,施工方必须打断,必须是六个柱子,甚至他在做施工模拟的时候,一个柱子还要切成好几节。如果有特殊工艺,分的节还要更多,墙和其他很多构件也都如此。这就意味着到现阶段为止,我们在做施工建设模型的时候,你的构件划分到底合理不合理,这是你的模型能不能被后阶段应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模型的承载问题,很多人都不对以后做预期,但是实际上长久以来我们的很多标准、给的文件格式、名录名字好像太复杂了,但我个人一直坚持认为,一个软件如果仅仅在工业或者民用建筑这一个行业应用的话,那么这个软件是有缺点的。什么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一定是会被走通的,一个信息是绝对会被联系和利用的,那么你的构件的命名和属性信息的录入是否符合今后在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的应用,这也是决定了你的模型是否好用的原因。总结而言就是,对这一类问题包括刚才说的LB精细度的问题都不要提,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构件的问题。今后的构件达到一个什么级别、什么状况的时候,我们预期自己的设计或者施工运维就能够统一在一个库里面或者说一个基础平台上面,获取我们相应的同一信息载体。这同一施工载体可能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应用阶段,我们大家共同提取。

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国内在BIM的运用上有误区,很多人以为BIM很高大上,其实BIM很基础,几十年前的制造业领域,所有工厂里面都运用的是BIM,回到建造业中,工厂、路桥、很多地铁、桥梁隧道在这方面的应用也远比我们先进得多。到了民用建筑里面,用了BIM来做就兴奋得不得了,全国召开会议,还要推出各种政策。其实在石油石化这种行业里面,他们一个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所有的设计和施工统一有一个构件库,哪个厂家生产的东西都会入库,用的话就在库里面提取,不用费神去做什么。那么它的精细度是多少?根本没必要研究它的精度。那么它的传载有问题吗?大家用的是一个平台上的。目前阶段中施工单位不用你的设计模型,那就说明你的模型一定有问题,你的构件拆分有问题,拆分合理的话一定会应用。

曹闵: 

针对刘所说的,我来讲一下我们现在做的方法,比如说一个古建筑的柱子包含几种信息,一个是加料信息,也就是买料的时候,加个轮廓线,二是下料的方式,买完料之后要加个采集表的系数上去,三是用料的时候,这三个数据统计的是料的数。古建筑的柱子非常爱坏,所以要做墩接,墩接由至少两部分组成,在构件里面要做成两个ID,我们在建模的时候,是按照基因数据来拆的,拆成了细胞和器官。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斗拱进行拆分,把坐斗都拆成一个个细胞,坐斗就像一个大的细胞,坐斗下面还有小的器件,就像一个个小的细胞,这样一级级拆分,最后要替换什么就会非常方便。我们的团队有六位国家文物局退休的专家,他们在审模型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些古建筑未来的维修方式跟现在的建模方式有没有关系。你的团队有没有做过后期维护维修,有没有做过施工?没有的话模型建造得再细不能用也白搭。我们按照数据基因的方式把模型分成好多级,我们做的模型主要为了文物资料归档,所以出施工图反而不是最看重的。

李湘桔:

我觉得很多公司都是刚开始做BIM,是出于经营的需要,由于整个业务的转型,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我们公司在景观照明、智慧城市、光电工程这方面用BIM比较多,在传统业务板块基本上没有用。今年的传统业务量是往年的1/3左右,但是光电工程的业务是爆发式增长。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实践BIM应用分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