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说材料 话表皮  > 正文
本地材料与当代建筑
发布时间: 2010-11-30   来源:互联网投稿  转载自:标准营造主持建筑师 

张轲 标准营造主持建筑师

我觉得其实有时候可能大家会有些误解,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建筑师,更关心的是当代建筑,相比材料来说,我们更关心当代建筑和建筑的当代性。今天有很多图片,主要是建成的项目,其实有不少是用当地材料的,还有一些不是以当地材料为主的,没有某一种材料是更现代的,没有一种材料是更传统的,对于我们来说都可以是现代的,关键是要看我们怎样使用它。建筑师我们觉得比较习惯的是会去考虑用很沉重的材料,对我们来说更倾向于不择手段,包括气味、触摸、声音都可以形成空间感,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使用的材料,可能不像混凝土这样的材料,有些转瞬即逝的材料,对我们来说,对建筑来说,是更有意义的。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房子,2004年建成的。这算是本地材料,这是超低造价的房子,在北京长安街的延线一直往东,通州那边。一共是500个座位,2000多平米,花了200万,房地产商用的他们回收的面砖,用了这个面砖以后,我们想其他的红砖可以找一个关系,因为在长安街过,就找了天安门广场的那个颜色一样的,刷的周围的房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北京非常当代,代表当代中国的一个材料。
  我记得有一次在东南大学有一次讨论,也是关于材料的讨论,讨论其中一个话题就是“涂料是不是材料”。我们当然认为涂料当然是材料,涂料颜色本身也是很重要的材料一种。关于建筑的概念我就不细讲了。

图片来源:百度

  第二个房子我们在阳朔做的小街坊。这个房子因为我们是2005年做的,有很多的困难,报批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具体的形式受了很多的限制。我的概念就不仔细说了,把一个2000多平米的地块划成了六个小房子,形成了两个主要的胡同,还有三个小的胡同,我们最花时间的是中间的店面。一共是四种材料,小青瓦是当地的,坡屋顶是当地规划强制性要求的,阳朔石是完全本地的材料,还有一种是竹片,这个毛竹片是六米长,八公分厚,岸边上的大毛竹劈开以后的做法,很有意思,一面看可以看到很粗糙的面,正面看起来就很光滑,发亮的这个。
  这是早期用本地材料做的实验,当时我们自己也没有很多信心,完全是试着玩玩看的方式,出来的效果有时候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还有意思一点。
  可能所有的当地去参观的人,远处的时候是因为应该看不见,走到近处一看还挺吃惊的。这个是武汉的一处艺术馆,这个跟本地材料没有什么关系,是混凝土还原水磨的结构。
  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故事,这是一个即兴的2分钟刷的水磨书法的抽象的立面,当时跟甲方结构工程师打赌,最后还是我们做成了这个东西,我就不仔细说这个故事了。
  青城山石头院在成都,这五个院当时是很有意思。2006年的时候,一个朋友让我们做一个房子,在他的开发商的一块青山边上的一个地,他说你随便做,然后我们也不知道做什么,然后我们就做了这五个院子,四个半的房子。因为没有功能的房子就叫做茶室,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功能。
  这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外面。它实际上是屋顶有几个错洞的院子,是由木结构做的,我们只能设计这个尺寸,但是最后这个木结构怎么做,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当地材料有很多时候是工匠记忆中的对材料的应用,我们找到施工很有经验的木匠,把整个木结构的屋顶实现了,屋顶对传统的屋架并不知道怎么做,我们提了一个要求,中间天井的地方一般会有院子,我们把院子内部的两个柱子拔掉了,这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构,更像是在空间中悬浮的一个木构的装置。
  墙体的材料装置,我们一开始是用成都边上的石头,外面砌筑,外面混凝土,最后变成了这样的效果,我们在山谷找的石材,这是施工过程。这是木构的屋架,这几个是我们当地合作的建筑师,还有我们的甲方,其实都是建筑师,这个机会是挺难得的。还有一个是我的合伙人张弘。
  这是在上海做的一个景观,我们在做景观的过程中间,学会了很多对植物的应用,其实我觉得用活的材料来创造空间实际上是更困难的事情,比如我们用一片树林子,这一片树林子都是50年树龄的大树的话,就会给整个这个空间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间感,时间感和空间感都可以在建筑中都可以通过材料实现的,这个材料可能是活的,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材料。

这是在浦东的新城,后来给万科做的一个公园,他们换了一个老总,特别恨我们的设计,最后把公园给拆了,换了一个巴罗克式的公园,所以这个公园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房子是我们一两年前做的苏州的本案别墅,做的安惠所的设计。
  这个有一个调侃的过程,因为去苏州,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已经建成了,当时有很多的讨论,我个人去看了以后其实有点失望。因为我觉得苏州博物馆,他的想法其实很直白,要做一个形式上很现代、精神上很中国的建筑,但是有很多很具象的符号和装饰,所以从形式上是不是真正纯粹的现代是值得讨论的。
  作为更年轻的一代建筑师我们能不能反着想,我们做精神上很现代,但在形式上有一点中国的味道、有中国的感觉的建筑。如果老贝的房子是把一个传统的苏州园林拿来给抽象化,做成所谓现代的一个空间,我们可不可以扭曲传统的苏州园林的概念,把它调侃为苏州园林就是一系列白墙、院落和水的组成,我们用了一道500米高的白墙的组成,绕出了很多个院子围着水转,500米长的一堵墙,形成了一个院子,功能很强大,有老年活动中心、健身房、餐厅、展厅等等十几种不同的功能都在里面。
  但是白墙其实是苏州,我们能够想起来最有代表性的白粉墙,是我能想象的最有代表的一个材料。其实前面这个庭院里面的几棵树也是我们精心选的,跑到拙政园里,发现是这个数到底是什么数?发现是朴树,上面长点青苔的的,叶子有点辣的,现在效果还差点,春天的效果特别好。
  这个门是石板和白粉墙,我们做的时候很矛盾,这一个石板的圈,我们很担心这个东西变成一具象的符号,所以把这个石板做的很薄,它看上去有东方的意境在里面,但是我们所强调的一定是当代的建筑在里边。
  后面就有很多的所谓的材料。这是我们2007年一直到现在还在做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一系列的小房子,这条江是从拉萨流出来的河流,这边是南迦巴瓦雪山雪山,从林芝机场出发到做的整体的规划,加上交通设施,一些小的接待站等等。
  这是2008年盖出的第一个小房子,雅鲁藏布江小码头,我们要盖三个码头,还有一个较大的正在施工。概念我就不多讲了,其实水位的高差是八米,这个地段也是我们自己选的,从村里走出来,选的很大很大的树,这个树远看很小,实际上有接近两米宽,当地的一种杨树。这部分的过道从八米深的水一直延伸上来,少了几圈,穿过这几棵树过来。
  建造的方法是很直白的,周边的场地直接敲上来,搜集一些就用老百姓自己的方式砌的。西藏最有意思的就是工人,最好的工匠都是日喀则的,有不少工匠是从日喀则过来的。唯一它要穿过的过道进入这个村子的通道,悬挑的这个顶希望明确表达这个不是一个传统的乡土建筑。
  这是我们在村长家喝酒,喝酒后我就感觉,村长家的围墙材料就是我们需要用的所有的材料。这是当地的石头,这就是绕过的中间的那棵大树,这个树当时我们施工的时候就已经快倒了,我们要求施工队立一个军令状,必须把这棵树留活,如果这棵数弄死了要罚他们一百万,所以他们特别小心的把树做一个支撑,这个支撑后来就一直留在那儿,这是施工的过程。
  悬挑的这部分是有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这边是一个框架是一个顶,但是所有的维护墙、石头墙都是普通的砌筑构造。后面是雪山,坐船到小码头,不到两星期。
  这个石材也是从村子里周边的山上直接收集来的,这个墙实际上是一米厚的的石头墙。这个Windows我们要刻意的回避所有的窗户,这些明确的西藏形式的这些装饰,这是室内,内部的功能有很多,一个是他的游客接待的厅、问询大厅,有厕所、有网吧、有储藏室、有医务室、有驾驶员的休息室,有村里的变电室、水箱,功能还是挺复杂的。这是2008年7月份开放的时候照的。我就不多讲建筑的概念了。这是砌筑的过程,因为这个地方是8度半抗震,实际上顶上的天光,屋顶还是混凝土结构,石头墙是一米厚的,自承重的石头墙。它和框架结构做外面的石头墙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是一种装饰的石头墙的话,实际上它的荷载是落在混凝土上的。

图片来源:百度

  这是典型的日喀则的工匠能砌出来的的,刚才李兴钢说的时候,我觉得材料有很多形成的时候是建造过程中间形成的结果,我们反对把材料当作一种装饰形成材料所使用。是我们做的一个,只是走到山边上做的一个景观,后面是南加瓦雪山,算起来是躺在那里的桑树。其实很简单,只是把场地平了一下,实际上有很多杂草,然后把它铺上一层白色的碎石。我刚找到几张原来做之前的,反差非常大。
  这是去年深圳双年展的时候,我们研发一种可以三维折叠的膜,用一种农用的膜在上面种活的草,也就是一公分厚,还可以有半透明的效果,这是我们做的一个KTV宅留给流动人口的效果。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我们留的几个这个,这个草其实可以形成半透明的效果,概念就不多说了,让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人,有个临时有个看KTV店的工作,路过的人一人交一块钱唱一首歌,大家玩的都很高兴。还有一个是椅子宅,这是数字成型的玻璃钢的,数字成型的,前面是一个公园的椅子,后面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可以睡觉的一个地方,我们叫做椅子宅。这是北京的一个小的餐厅加书店,这个只是我很快放一下,其实我们并没有对哪种不同材料的偏好,在每一个不同的项目上,我们会选择根据他的都市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做法。
  这是旁边的小时房间。我想说的是我们说材料的时候,其实也不应该忘记,其实之前也有也有一个几年的讨论,就是非材料,非材料也可以认为是特殊的材料,抹煞所有自杀材料质感的做法,或减少材料质量感,在没有表达层次的做法,不是一种具体的做法,是在现有的所有的条件下,对于现有可用到的东西,能够有什么前人没有用到的做法,是我们正在做的第二个码头,这是我们和葡萄牙的一个年轻的建筑师,也是一个组合,跟我们一块合作的。这只是第一期,还没有盖完,这也是船的船工的宿舍。
  这是尼阳河的接待站,这是刚刚做的,完工大约半年的时候吧。这个房子实际上是一个违章建筑,没经过报批试用,石头和木结构完全用当地传统的方式,石头砌筑加木结构做的。在中国报批的时候,就必须要通过所有的抗震计算,所有的这些,如果用木结构,基本上不可能通过,所以我们只好做了一个违章建筑。这是砌筑的过程,这个石头当时还是很仔细地选了,这个石头的颜色都是特地找到这样的,也是有一点锈蚀的感觉的石头。当然后面还有很多故事。
  这是在公路边上。这是大的木料,林芝的木头可以随便用,但是不可以运出来,我们做的跨度很大,我们必须把这个木头用现代的方法能够捆绑起来,变成一个组合式的木料。其实我个人更喜欢这种没有刷任何颜色时候的这种比较真实的效果,然后我们负责这个项目的赵阳同学特别想要刷上颜色,偷偷的跑到那刷了很强烈的颜色。我其实很怀疑这个颜色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这个颜色过于明确的西藏感。当然有些人认为它看上去更现代,我更多把这个作品,把这个建筑和颜色分开看,把刷颜色作为一个行为艺术,而不作为一个建筑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说,这个颜色也还可以,因为说明它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作品,所以就意味着之后还可以变成别的颜色。
  当然,我和我们一个工作室负责这个项目的小伙子,各有各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年轻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争论,但是最终要实现有意思的建筑,或者说这个建筑能够提出一些关于当代的建筑,关于本地建筑更有意思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话就更有意思。这就是我们工作室里面,这就是我们这些人!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