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创意建筑 畅想未来  > 正文
创意建筑 畅想未来
——春来茶馆第十期
发布时间: 2010-10-13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序:9月9日,RCC第十期建筑师沙龙在兰茶艺坊成功举办,这个美好的日子预示我们的沙龙将会持久地举办下去,成为设计师们畅所欲言、思想碰撞的、开拓事业的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的话题之一是“未来建筑 创意的集结”,嘉宾们分享了上海世博会参观的感受和印象,作为沙特馆主创设计师的董召英向大家介绍沙特馆设计精彩的创意理念。在世博会对未来建筑创意的影响方面,大家观点各异,抒发了自身清醒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话题之二是“科技时代追寻建筑本质”,建筑师畅谈建筑与技术的关系,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界的重要性、国外建筑事务所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等方面,大家形成共识,只有在深深领会本土建筑文化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适合中国人和建筑作品。

短短的两个半小时,建筑师沙龙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行业资深的建筑师专业的透彻分析,新锐设计师渴望交流的热情给我们印象深刻。中青年建筑师是中国建筑界的希望和明天,他们在创作探索过程所表现出的激情和才华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畅言网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中国建筑的崛起。

嘉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设计所副总建筑师曹晓昕、UE 都市元素(北京)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王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建筑专业负责人董召英、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曹向、维思平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陈真和蔡年剑、白林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李晨、北京方体空间建筑工作室建筑师李婉、畅言网编辑2人。

时间:2010年9月9日,下午14:00—17:00

地点: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兰·茶艺坊

第一幕   未来建筑 创意的集结

上海世博会还在热闹地举行,那里是非凡创意的摇篮,是建筑高科技的展示场,美轮美奂、奇思妙想的建筑是否能够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建筑师们非凡的创意在3.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里肆意挥洒,很多临时性建筑的质感上升到主导地位。像英国馆的光纤棒、西班牙馆的草编、瑞士馆的帘网,这些都是新质感的代表。

可持续建筑也是这次世博会的亮点,对自然的尊重和珍视推动建筑走向绿色、科技、创新,设计创意精彩纷呈。绿色、生态、可持续为创意设计提供了一个更前沿的舞台,但是设计师在这方面的创意大多只是表象,真正的绿色建筑少之又少。

西方的建筑思潮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建筑师,我们的创意和设计被生硬地烙下印记,如何在全球化设计体现中国建筑师创意的价值,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幕起

畅言网编辑: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沙龙,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创意无限、畅想明天,通过世博会来思考未来建筑的创意特点,上海世博会出现了一些当今建筑界最前沿的创意趋势,包括建筑材料的创新、绿色生态的设计兴起等。相信大家也都去参观了世博会,一定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见解,今天我们透过世博会的创意建筑一同探讨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以及世博会对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二个话题是创意和技术的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大家手绘的时候越来越少,由此我们将探讨未来建筑在技术应用上将有哪些新的变化?实现创意理想需要具备哪些新的技术手段等。

董召英:我参与了上海世博会沙特馆的设计,从最终的效果来看,我们也是比较满意的。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接近半年了,到10月底也差不多可以做一个评价。从创作上来说,我们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项目工期较短,从施工上来讲不太满意,关注度不是很高。在灵感上面的最大启发就是以世博会为主来宣传自己国家的文化,每个设计师都是在场馆中以本土的文化为基础,然后普遍地去汲取和借鉴其他国家的设计思想和文化特色。本届世博会上的新材料的应用令我印象深刻,新技术方面,比如像英国馆我们给他起名叫“蒲公英”,应用的是亚克力材料;西班牙馆外面表皮采用非常环保的藤制材料,这种新的材料给我们很大启发;波兰馆的建筑创意源自“折纸”,设计更加多元化,体现跨界的设计理念。这次世博会上精彩纷呈的建筑不能简单地归属为建筑领域,跨界的合作非常普遍,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建筑专业负责人董召英、上海世博会沙特馆主创设计师之一

李婉:我对沙特馆很感兴趣,我非常好奇的是沙特馆室内屋顶天花的图案那些是怎么做出来的?

董召英:那些图案是阿拉伯的传统花纹,当时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调查,掌握的资料在国内都很有限,我们委托一些人去寻找外文原版书籍,项目组还专门邀请了阿拉伯语的教授,和中元国际的海外部的经理一起来找这个图案。

李婉: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中国的设计师和工人做出来的吗?

董召英:是这样的,你仔细要看的话施工不是很好,可能中国馆会好些。

李晨:我觉得世博会给我的感觉每个展馆更不像一个建筑,都像一个艺术品,建筑和艺术关系更为密切,各个行业的关系也拉的更近了,是各个学科的综合表现。就像我们做规划设计的时候,站在综合的角度看问题视野会非常宽广,不是从一个形体、一个表面或单一的功能去考虑。现在很多的设计都是跨学科的,专业性的界限更加模糊,主要是一个综合思想的体现,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曹向:我这次去世博会沙特馆没有排进去,去日本馆看了看,然后去了西班牙馆,他们用的材料非常出色,但是真正运用到建筑上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那些东西看上去是不错,这可能也和气候相关,上海的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气候比较温和,不知道那种材料在北方运用是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曹晓昕:世博会我去了两次,世博会挺有意思的事儿,像这些事儿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因为是第一次。你会发现所有的建筑师,甚至有可能包括参与的这些公众,都会显得有些不适应。不适应表现在,就是建筑师以前会从大学接受的教育理念,基本上是把建筑作为一种永恒的东西。我们去追求她的永恒、纪念性和宏大效果。设计师都以这样的思想去来做建筑,包括我们在书中对建筑的词汇都是壮丽、雄伟。在这些背后就会感觉变得特别匮乏,也是跟中国人长期对建筑的认识是相关的,大家会发现用来形容好的建筑的词汇非常有限,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当我们面对大量的临时性建筑,中国馆虽然说要永久保留,我觉得一定会有别的安排。我也参与和世博会一些建筑和规划设计工作,特别有趣的是虽然很多场馆都是临时的,但是相应的规范都是遵照永久建筑的标准,包括消防设计、场地分割设计、边界的控制等,这就暴露出规范的缺失。

很多中国的建筑师参与了世博会场馆的设计,很多展馆很明显是临时性的,我认为世博会其实是临时性的展会,不论她有多么宏大,不论多么具有世界性,她的“临时性”相比普通的展会时间要长一些。世博会结束后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处理将会出现问题,因为我们的国家从建筑体制和社会系统方面,所有的规范标准都是针对永久性建筑的,验收的环节也是按照永久建筑的要求。所以我认为临时建筑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欠缺,对后续问题考虑不是很周全,准备不够充分,这是我作为一个建筑圈内人的看法。有一次我和王昀等几个建筑师谈论这件事情,大家都有同感,我们的国家举办如此盛大的世博会,并没有准备充分,但世博会还是来了。我们经历了这样一次事件,希望建筑圈的同仁能够去思考这件事,如何应对临时性建筑,我们的建筑教育在这方面也很匮乏。随着我国的地价的不断上涨,很多建筑不是临时性建筑,但是更新的速度却非常之快。地价深刻影响着建筑的功能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节奏,旧城改造轮番登场,原来的平改坡过段时间可能又要改成平的。这些事情比比皆是,我认为应对这样临时的变化和造城速度,我们应该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考虑,可是现状是我们都没有准备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设计所副总建筑师曹晓昕

通过这次世博会给建筑圈提出了很多课题,我们这次还沿用旧的设计套路划分地块、分别进行设计,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临时性建筑师是否真的需要这样操作和控制。我们不如每个展馆都会发现,所有的设计都保罗城市设计方面的问题,虽然创意都很精彩,单独看每个展馆都很出色,但是还会觉得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整个园区的人流组织和入口的关系处理。所以经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展会后我们要进行反思,如此高规格的临时建筑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建筑学的发展本身并非独立的学科,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设计建造时更应该综合考虑。

我想说点和建筑无关的,我参观世博会时,发现诸如沙特、德国馆等热门场馆真正吸引大家的并不是传达出的文化,而是其他形式的东西。我感觉我们国家这样做就偏离了世博会的意义,很多人去世博会的动机变成了大家去嘉年华或者迪斯尼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这是偏离了世博会举办的初衷的。

当然这可能和国家政治、文化导向不一样的关系,大量的旅行社以及媒体将对世博会的宣传停留在游乐场层面,实际上在世博园上一些城市实践区、主题馆的投入更大,它们在布展上非常下功夫,甚至远远强于那些热门的国家馆,但是遗憾地是我们公众并不领情。我经常愿意反着去思考,比如说为什么沙特馆需要排队7个小时甚至9个小时,这跟舆论宣传有很大关系。当然法国馆里面运用多媒体展示城市生活,参观者能获得感官体验这种方式也是很可取的。

董召英:沙特馆为什么会这么热门,据我了解根据计算面积的规格,沙特馆实际展出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同时容纳的人数极其有限,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引导,参观者大量排队,最长达到9个小时也是在情理之中。我觉得去看世博会就应该放松心态,此次世博会重在满足各个层次的参观者,或者说是一种“快餐式”的展览模式,取代了的传统“世博举办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畅言网编辑:作为业内人士大家觉得世博会给大家带来哪些启示?

曹向:世博会各个国家馆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上都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这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而当前我们国内的建筑商业性太重,大部分建筑都不考虑周围环境,也很少关注当地文化,过多地满足甲方需求,追求容积率,比如说在北京,如果在朝阳区和宣武区做建筑,很明显它们一个是北城,一个是南城,建的建筑应该不一样,至少有区别。但是很遗憾,所有的建筑都差不多,甚至千城一面。

至于未来建筑,新兴材料的使用我觉得是一个大趋势,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做建筑设计要多结合当地文化,对文化的理解是建筑师必须要追求的。

李婉:对于世博会,我觉得有两点感受:

北京方体空间建筑工作室建筑师李婉

第一个就是所有建筑的外表都很炫丽,表皮处理得很完美,比如巴西馆,立面做的水流、光束等非常漂亮,进去以后也觉得很抢眼,但是仔细品味隐藏在建筑表皮底下的文化等元素就很一般。所到之处看不到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细节让我感动,很多馆进去转个圈就出来了,没有任何印象深刻的回忆,也没有值得驻足欣赏的地方。大多数建筑都仅仅用外观去大量吸引眼球,却忽视了内在。

第二个感受就是曹总说的嘉年华性质,所有的馆都很重视参观者的体验,像丹麦馆骑自行车,瑞士馆的缆车,荷兰馆的小型游乐场等都很好玩,很多有趣味的细节充分重视人在建筑里的体验,这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展馆的表现力。

对于未来建筑,我曾经看过一个外形很像飞碟的建筑,从外表看就会感受到宇宙的浩渺,外形极其有想象力,给人以巨大的冲击,但是里面跟传统建筑的布局是一样的,也是一条走廊铺开,旁边全是屋子。换句话说这样所谓的未来建筑除了外观的变化之外,在内部空间还需做更大的改变,这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李晨:我觉得世博会的形式和它的市场定位以及受众人群有很大关系,既然在中国来举行,我们国家政府导向就是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去参与世博会、去了解世界,所以从它的策划上遵循的都是大众思路。

如果缺少趣味性东西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人去关注它,我个人比较赞成做成嘉年华的性质,因为我觉得这样就会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世博会、关注中国,没有那么多人参加就不会有那么大影响力。倘若没有那么大影响力的话,投入如此巨额资金去做世博会可能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刚才曹总说的,如果我们从专业角度具体去分析世博会的时候,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无论是施工、设计还是一些相应规范的调整和完善。但是仔细想下其实每一次都需要一个特别的事件去推动这个行业进步,如果没有世博会我们可能就不会发现我国现行规范、设计有这么大的问题,当中有这么大的漏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建造一个临时性的建筑,投入这么大的成本是否合适,它的产出效益是多少。我认为这一系列问题只有去做之后才能发现不足,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如果这些投入能够引起业内的共鸣和反思,去修正错误的东西,那么就是一个好的方向。

春来茶馆现场建筑师们畅谈创意来源

至于未来建筑,我个人感觉现在建筑,无论是立面还是造型都做得很好,看起来很炫丽或者很花哨,但从真正内部空间来说并不完善,我们做的建筑空间是供谁来使用,它追求一个什么目的,其实这点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但同时也是设计师们最头疼的。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甲方,但是真正使用的人确是大众,如何去调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难。甲方要求我们追求更大的容积率,创造最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使用的人希望自己的空间是舒适的,共享空间大,建筑师如何让去调和、去说服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我们做的任何建筑,无论是展览性质,还是公众的或者个人居住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让人去用它,但是如何去用它,我觉得今后应该重点关注,以人为本去做建筑或许对于未来发展是最重要的。

畅言网编辑:国外的设计师大量参与国内的重要建筑设计,比如扎哈·哈迪德等大量国外设计师将先进理念带入国内,但是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说很多所谓的国际大师其实是“忽悠”居多,良莠不齐,一些大型的国际事务所在国外本部甚至只有几十人,大家对这这个现象是怎么看待的?

曹晓昕:“忽悠”我觉得这事会有一些可能性,但是不确切,国外很多同行来中国攫取利益这种说法还是比较贴切的。但是关于设计院的人数问题,这个表达其实是不确切的。比如我所在的中国建筑设计院4000多人,你能说设计院的实力仅仅是和人数关系吗,其实不然,建筑设计院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我们那么大的设计院最终还是分成很多创作室,然后每个室一般是20-30 人。

因为建筑设计需要特殊的工作方式,它是最原始的三大自由主义职业(建筑师、律师、医生)之一,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不一定非要在大规模的基础之上开展。当然我们也没有听过说某设计院倒闭是因为资金链断掉,这也是它的特殊性决定的,建筑它有自己特殊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它不需要几千人同时工作,建筑的工作也可以“切分”成流水线,像汽车的生产一样,即使一个小部件、一个阀门都是在不同地方生产然后再集中组装的。简单地说建筑设计也是生产产品的序列,我们设计的作品其实就是建筑师在生产产品,只不过是“定制”的产品。目前在中国只有一小撮人可以拥有“定制”的权利,就如同意大利有很多著名的品牌都是小家庭作坊式样,它们只接受定制需求。

这个东西说到底就是:中国是关系型的社会,领导很害怕到下面去做工作,他只喜欢“拍板”,类似于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之类的就很麻烦,这也是当前体制造成的,再次就不赘述了。

还有一批人认为中国建筑师一无是处,就像很多病人认为自己只有开外国的方子才能治好,这也是极端错误的。若干年前中国本土建筑师和国外的差距是比较大,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但是现在差距在某些人群中已经变得非常小,我们很多建筑师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诸多承认,包括作品和建筑师本人,这也说明我们的某一人群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了,这是值得高兴和自豪的。

陈真:我去了上海世博会,很多场馆的特殊创意构成了各色各异的造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英国馆等场馆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我认为是因为它的造型很纯粹。它营造出一种极具冲击的视觉感,材料运用也很新颖,是很纯粹的材料。建筑传达的理念很直白,大家看到这个建筑一下子就能读懂它。之前举办的德国世博会、日本世博之所以能够被人传颂、给人深刻印象的都是那些造型设计得很纯粹、材料运用非常纯粹的建筑。抛开世博会的话题,生活中的建筑也是同理,这是我对世博会初步的印象。

维思平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陈真

畅言网编辑:刚才大家已经谈到对这次世博会的一些感受和得到的启发,现在请大家谈谈未来的建筑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陈真:刚才我已经谈到,比如世博会的西班牙馆给了很大启发,展馆设计的节点都是选用一种材料,用比较单一的材料完成整个建筑的搭建,其中的设计思想、技术工艺、材料控制都已经达到非常先进的水平,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畅言网编辑:刚才大家谈到西方建筑师对我们的影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曹总也提及了。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的董工也和国外的事务所有过合作,您可以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董召英:至少我们这边所接触到的还没有您说到的那样严重,专门是来“忽悠”的。我觉得从长远来看国外事务所在招投标中获胜这种现象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国外不论是在教育体系上、还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索上、对于建筑理念、思想不断更新、发现都是远远领先于我们的。相当于一辆火车,人家是车头,我们是车尾,往前看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所以让我们坐在后面的人去看最前方的未来建筑是存在困难的。对于未来建筑的探索,至少目前现状情况下更多是在国外方面,慢慢才会传到中国来。我认为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很多年,只有我们中国圈内的建筑师,就像刚才曹总提到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慢慢融入到国际环境中,可能以后才会有斩获和畅想。现在中国建筑师更多的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就是这种感觉。

国内建筑师和国外差距很大,包括国外事务所处事的方法、敬业精神,他们当地的独特性和环境,使他们对每件事情都很认真。我们的社会是“逐利”的过程,设计周期非常快,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是制作产品,甚至是垃圾产品。很多时候建筑师做设计画图时是模糊处理的,不是很清楚交待每个细节。其实进行沙特馆设计时我们接触只是国外布展公司,仍然感觉和他们有差距,包括思维方面。我们的建筑学教育不是培养思想家和建筑师,更多的是培养工程师。我觉得我们的头脑没有人家开阔,他们的想法和灵感可以随时迸发,而且这种想法立刻会有技术支持,而我们在这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弥补这种差距需要很长时间,关键在于国内建筑教育的变革。

畅言网编辑:大家觉得国外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对国内的建筑师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建筑的形式和设计手法方面。

董召英:我觉得设计形式和手法都是表面的东西,更应该注重设计思想和指导理念。为什么他们能够想到新奇的设计方法?我们和外方发生冲突其实根本在于思维方式不同。我接触到的国外设计公司,注重从整体考虑,包括技术支持和达到的效果,这都是我们还没有达到的。举个小例子,展馆的布展装修方案,我们这边一般通过效果图体现,比较微观。但是国外的布展公司是通过巨大的板块模型体现,进行大尺度的建筑材料搭配,放在桌子上非常清晰直观。这种方式就是比效果图展示更加具有说服力。我们做的模糊处理不敢介绍的更详细,到一定深度就不能掌握,这是工作方法的差距。我认为更深层的是思想上、理念上的差距,这还需要教育方面改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畅言网编辑:白林老师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等也有过合作,通过接触的日本建筑师,他们在具体工作中有哪些独特的理念?

李晨:白林老师是从日本留学归来,建筑的基础学教育都是国外背景,从本科到博士毕业都是在日本的京都大学读完的。日本的建筑理念从思想根源上和国内是不同的,建筑学教育理念也不一样。他当时在日本学建筑的时候,正值文革年代,不像我们是基础教育学起的,踏入建筑师的门槛的时候,没有工科基础,是从一个很开放的领域介入,当他进入的时候,我们却是在上课、看书、抄作品。日本学建筑的最初,要求学生从设计一把椅子开始,而我们是从住宅做起。日本建筑师注重为人服务,从基本的设计做起。在学习设计的时候日本主张出去看建筑,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建筑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色的人才。

白林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李晨

而我们国内大多设计师就是抄图,实际设计图纸和空间有很大差距,我们做出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空间。包括我们和日本老师合作做国际投标的项目时,日本人给我的感觉绝不是随便“忽悠”那种。白林老师接触的大多是他的导师和师兄,在行业当中是有一定地位建筑师。他们很有专业精神,在设计每个细节的时候异常严谨。比如说很简单的推拔到底做几层、做多高,都会实际去考察,之后告诉中方设计师这个推拔不合适,什么样才合适。他们一定要找一个相似的空间,让设计者切身地去意识到最初的做法并不准确。日本建筑师做设计一定要看到实际空间,才能把握住这个项目真正完成后的作品什么样子的。

日本建筑师专业的敬业精神和国内设计师完全不一样,国内是用数字说话,他们是用实际的作品进行类比,这种方法从根本上不同。比如做一个广场的设计,他们会思考这个尺度到底是多大空间,可以论证个广场多大尺度是最合理的、广场和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如何等问题。他们要求的非常细,比如国内设计师要做个奇怪的建筑,看到一个建筑立面,就会刻意去抄袭和模仿那个感觉。很多国内设计师处在抄袭的阶段,说好一点就是模仿借鉴,但是我们并没有学到设计本质的东西。

国外建筑师用的材料和立面的表现方式是包含内在的设计思想,我们抄过来就变了味道。我接触的老师的包括安藤忠雄等是非常严谨的,做设计的时候几乎达到忘我的状态。尤其在方案的初期构思的阶段,基本上生活都是很混乱的,我几乎看不到他们上厕所的时间,那是一种超乎寻常的专注。那种状态很疯狂、废寝忘食的。由于和日本的建筑师合作的时间比较长,我也慢慢适应的这种习惯。在很多时候,日本人是不考虑家庭的观念的。在中国,一个项目的运作周期很长,在国外一个项目做2-3年,在国内也许就是2-3个月,这样时间很赶,做出来东西很粗糙,很多东西经不住推敲,每次都会留下遗憾,因为建造和设计的速度太快了。

李婉:我看过丹麦建筑师的一个短片,他们做的东西很新颖、前卫。想法也很有新意,这缘于在设计之前他们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什么在中国几个月就要出图,就要赶出来,时间很短。比如设计院来活了,设计师开始去找资料、翻书,找一些相似的东西模仿一下,在很短的时间赶出来。在国外,很短的时间内也可以做出很前沿、很好的东西,在没接到项目之前,就在不断的思考和制作模型。为有可能接到的项目做充分的准备。比如设计一个展馆,建筑师可能之前就已经做了几个造型,可以把模型换成不同的材料,一旦有项目来了,就到模型库去挑选。这些模型都是原创的,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非常具有价值。我就想国内的大型设计院没有积累模型的传统,这就需要加强平时动手的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会对以后很急切的项目有所准备,才能比较进行比较深入的设计。

曹向:我觉得国外的设计师大多数在品牌建设方面比较出色,比如去逛一个服装店,设计风格不同,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喜好选择品牌。建筑也相同,很多设计师成熟了之后,完美了自己的想法,就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业主在选择设计公司、开发项目的时候,喜欢哪一种设计风格,就会选择擅长这种风格的设计师。国内甲方喜欢某种风格,大多要求设计师“照猫画虎”,做个差不多的就可以,但是设计出的作品看上去还是存在不同。这在于国外设计师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技术工艺、材料选用和设计理念而形成的风格,而国内纯属去抄袭,这是根本的不同。现在不会说北京院和电子院拥有两大不同设计风格,但是在国外的设计机构那种设计风格非常明显和突出。

幕落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