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绿色交通,规划先行
刘京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
廖元静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师
耿沛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师
赵京成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物流系统工程所副所长
赵辰楠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物流系统工程所建筑师
顾宗武  
笛东联合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静  
笛东联合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品牌推广主管
luc NEOUZE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设计总监
于斯纯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景观设计师
齐伟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建筑师
孟岩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建筑师
任静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建筑师
于玉龙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建筑师
汪硕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经营部助理
杨晟琳    
法国AREP中国分公司实习建筑师
绿色交通 规划先行

交通拥堵、事故频发、限号出行、摇号购车 …… 这让我们不禁对当前严重的交通问题痛心疾首。面对这些问题,业界提出了"绿色交通"这一全新理念,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就像大禹治水那样,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在 "疏" 而不在"堵",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发展绿色交通的有力保证...【查看全文】
嘉 · 宾 · 观 · 点
顾宗武:如果说规划先行,现在的城市就是交通引导下的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空间规划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瑞典做得比较早,将公共交通作为主导。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规划,交通就会给城市造成拥塞,这点我们也都感受到了。
LUC: 我们的项目包含了地铁、车站和换乘空间的设计,与交通有关的设计包括在法国的项目是我们深入研究的领域。我们在中国设计了很多高铁站,比如上海南站、武汉站和正在建设的青岛站、苏州站以及最早建设的南京站。
耿沛: 绿色交通主要是引导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交通枢纽设计里面尽量把各种交通换乘顺序做好,先是轨道交通、自行车,最后才是小汽车的出行,尽量把步行换乘和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规划得非常方便,步行的时间很短。
于斯纯: 现在城市环境没有很好地和交通环境结合,有些地方有小广场和配套停留休息的地方,而有一些公交站只能让人很枯燥的站在那里等车,如果一个点没有做好,那么周边的配套也就和它没有联系,也就不会做的很好。
齐伟: 巴黎很多环路都是在地下行驶的,上边则是通过公共空间、球场、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把一个个小区连接起来,高架桥是对空间的浪费,北京有很多高架桥下面的停车场都空着没有人去停车,主要就是停在那里不方便。
孟岩: 法国会包装戛纳、阿维尼翁,它的任何一个文化节点都可以把自己推广得很好,推广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让人们因为文化而来到这个国家,来到这里消费。其实这一点是可以与我们中国文化衔接的,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赵京成: 北京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为什么新规划和老规划不能衔接,很多东西不是技术能解决的,是管理体制、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习惯的必然结果。当然现在已经有很大进步了,我相信在越来越进步的时候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刘京: 从社会角度讲,大家能租到的房子也应该像家一样温馨,并且形成一种让人放心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变化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我觉得以后的社区,可以把多种功能、各种资源综合在一起,匹配得很好,减少汽车出行。
赵辰楠: 当前这种生活方式完全颠覆了以前的生活文化,比如老北京人骑自行车就能享受这座城市。中国发展太快,汽车、地铁的引进,造成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加快速。我觉得西方利用很多先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迷惑着中国人。
任静: 现在我的住处离公司很远,但感觉乘坐公交、地铁也并不是很拥挤,所以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因为我不太喜欢"出门就上班、下班就回家"的方式,所以这样我还可以在路上听听音乐,感受一下公交上的发生事情。
于玉龙: 设计师是引导人们使用一种舒适的方式去改变生活,而不是创造一个东西区阻止这种生活。就像刚才大家讨论的高架桥处理的问题,高架桥肯定给人的感觉是很不舒服的,而我们设计师要做的是如何把这座高架桥处理掉。
廖元静: 很多地铁站非常不方便,没有设置上下行扶梯,就是因为当时的地铁站设置,包括站台的宽度等都是根据该站的客流量来设计的,客流量达到一定的数值才能设置上行扶梯,埋深高度超过一定的尺寸才能设置下行扶梯。
 深度 · 专家论道

陈光祖:走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和混合用电车的电力供应,约78%还是依靠煤电供应,这就意味着传统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被转移到了发电厂,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污染转移。

仇保兴:编制以绿色交通为主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现在许多城市喜欢造高架桥,有的城市的高架桥都拐了好几个弯了其实这些高架桥就是让小汽车通行方便,既不利于步行,更不利于自行车,公交车也上不去。
  眼界 · 话题延伸
各国所倡导的"绿色交通"
让绿色交通的理念深入人心
将"绿色交通"理念贯彻交通规划始终
引入"绿色交通"理念 指导综合交通规划建设
加强绿色交通规划设计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构筑"绿色"交通体系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