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百度
在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发展的主导潮流的今天,“绿色交通”正取代传统交通理念,融入现代交通规划观。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中,应该将“绿色交通”的新理念贯穿于各项交通规划始终。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以及部分公路交通特点是混合交通流,人和自行车流量大,道路的数量、质量与车辆、人口相比发展速度慢,路面宽度不够,不能完全满足机动车运行的正常要求,加之公路两侧街道化、城镇化严重,公路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等,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了交通通行能力,提高了运输成本。
针对以上情况,应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在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支路的建设,加快路网中断头路的建设步伐,完善干路、支路系统的衔接配合,加大城市道路网密度,加大力度建设便捷、快速的出城通道,提倡机动车、非机动车分路行驶,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非机动车专用道系统,合理、有效地改善路网结构,增强道路通行能力,提高整个路网的整体效率。
对城市公交体系进行合理改善与规划,建立公交优先系统,大力发展常规公交,强化公交优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增设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线、公交专用信号、公交优先的专用标志,并逐步扩展其使用范围,以便在更大范围提高公交竞争优势,同时协调公交与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换乘和合理收费。
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将在拉大城市框架、合理引导城市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合理预留用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规划应立足现状,结合城市各项发展规划,提出线网的合理规模和总体构思,发挥轨道交通高效、大运量、解决中长距离出行的特点,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机动车停车场规划中,把停车场设施建设规模、布局以及与静态交通管理措施结合起来考虑,强化“以静制动”的观念和管理方法;在交通管理规划中,强调将先进的技术引入交通管理,实现效能管理的智能化等。

图片来源:百度
“绿色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交通运输的每一个环节和相关要素,从车、路(设施)、交通环境、交通组织乃至其所处的整个社会系统。我们认为凡是能促进交通系统“环保、健康、安全、效率”的举措都应属于建设“绿色交通”的范畴。“绿色交通”还有重要一层含义,就是使交通服务使用者感到安全舒适、感观愉悦、心理不紧张。这方面除了加强交通安全考虑、美化道路设施、种植植物景观外,实行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如规划交通宁静区、在市区内设置机动车禁鸣区等,都是“绿色交通”的内容。
实施城市绿色交通,为城市交通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符合国际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交通”不但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更需要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重视和相互配合。绿色交通的运输工具选择是一个综合交通运输与生活品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人们的共识,重新审视新的“人的价值”,进而选择绿色交通工具为其生活方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