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畅谈超高层与综合体  > 正文
从超高层建筑到城市综合体——深圳CBD潮变
发布时间: 2012-04-09   来源:互联网投稿 

沉寂14年后,深圳的天际线再次出现新高度。8月23日傍晚6时,随着深圳市罗湖区蔡屋围在建的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大厦第74层核心筒墙体混凝土浇注顺利完成,326.75米——一个超越深圳地王​大厦的高度新纪录就此诞生。

30年,深圳除了在经济领域屡创奇迹之外,城市建筑高度也不断攀向新的记录。高层建筑的发展变迁,可以作为一个独特的视角,观察到深圳这个创新之城曾经的喧嚣与浮躁,务实与创新。

在这过去30年间,深圳特区一直有着领衔新地标的出现,回顾过去,我们发现:1985年,国贸大厦建成,高160米。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3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登上了国贸大厦的顶楼,成为深圳特区的一个重要历史符号。而国贸大厦的建成,带动了地王​大厦、招商银行大厦等一批超高层建筑的兴建。

1990年,发展中心大厦落成,高163米。

1995年,联合广场195米、深房广场172.05米、华能大厦188米。

1996年,383.95米高(实际高度324.8米)的地王​大厦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

2000年,355.8米的赛格广场建成,实际高度比地王​高。

除了国贸大夏和地王​大厦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深圳人所铭记之外,我们发现,刷新深圳高度的京基大厦并没能唤起大家对超高层建筑的那股狂热的期待,反而是诸如万象城和cocopark等都市综合体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那一波超高层的冲动

在深圳特区成立30年中,一栋栋高楼大厦相继诞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繁荣、活力和发展,不过,超高层建筑也只是现代化大都市点缀而已。我们仔细梳理发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之间兴起一股“高楼攀比热”,盲目地追求建筑高度,意在打造新的高度、新的地标,试图成为新的城市中心,深圳也曾经出现过建筑超高层的一股冲动,导致部分超高层出现了烂尾情况。

深圳联合广场原名为经协大厦,在90年代前后,试图打造成新的地标建筑,结果却因缺乏资金成为了当时著名的烂尾楼。深圳最繁华的东门商业区,两幢超过50层的标志性建筑物,金色的幕墙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发光,这就是两幢号称“金色双塔”的摩天大楼,但你也许无法想象,这两幢披着华丽外衣的摩天大楼曾经竟然是烂尾楼且持续多年,如此装修精美,豪华奢侈的烂尾楼,我想不仅在深圳,在中国,即便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另外,深圳的百货大楼、港澳8号、新世界大厦、金利华大厦等超高层,都曾经是摩天烂尾楼。

回望过去,不难发现诸多超高层出现烂尾的原因:

1、当时宏观调控使得整体房地产市场处于“压抑”状态;

2、开发商们都是超冲动、超自信、超高层;力争“第一”、“刷新”、“首次”等称谓;

3、当时写字楼市场的不景气,客户群体面小,供远大于求;

4、巨额的建筑成本,外加不菲的物业管理成本,让诸多开发商资金供应不足,造成烂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经过几年的喧嚣、浮躁后,市场逐步开始沉静下来,超高层烂尾楼的现象也告一段落。

城市综合体的涌现

21世纪来临,中国出现“城市综合体”发展热潮。

坐落于华润中心的豪华酒店君悦酒店于2009年11月正式开业,此举标志着深圳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始建于2002年的华润中心全面落成。华润中心项目代表了未来深圳乃至全国城市再生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等出席了华润中心的落成庆典。以此说明,城市综合体受到政府极大的称赞与关注。

华润中心项目中的高端住宅华润。幸福里自2009年7月开售短短数月,平层单位就全部售出,均价约达4万元/平方米。说明城市综合体受到消费者特别的青睐,告示深圳首个城市综合体取得了重大成功!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