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同和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建筑虽然是主体,但不是孤立的,只有融和众多因素,才能形成建筑美。建筑美和大环境、小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建筑在群体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是体现不出它的美的。所以我们说,如果到处是混凝土森林,什么美都体现不出来。
上海目前拥有6000多幢高层,也许是世界上高层最多的一个城市。这是因为上海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缺乏的缘故。因此要适度、有计划地规划。我最反对的是“见缝插针”,一有空地,就不顾周边的环境,突兀地矗立起一幢高楼。上海目前倡导的成片改造,如上海石库门建筑的成片改造,还有记录上海历史的黄浦江和苏州河及其周围环境的成片改造,都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把文化与环境结合起来考虑,使它们改造后变得更美。

上海博物馆(图片来源:百度)
标志性建筑是有时间段的。今天的标志性建筑,不等于就是明天的标志性建筑。大世界、国际饭店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上海展览中心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也只能证明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但不能说就是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要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检验,即使在国际上得过大奖的建筑,如上海博物馆、金茂大厦,今天也不能说是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