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龙年说long  > 正文
龙年说long
发布时间: 2012-03-23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第二幕:我看丑陋建筑

经众多专业设计师和广大网友踊跃提名、积极投票、声援评选、建言献策,以及权威专家评审小组的仔细斟酌、深入研讨、多番评选、最终审定,2011年12月27,历时近一年的畅言网2011第二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正式出炉。结果产生后,受到了社会及业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竞相转载,一些建筑行业的有识之士也纷纷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幕起

畅言网编辑: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畅言网的丑陋建筑评选,请大家对评选结果和评选本身提些个人的见解。

白林:

很多丑陋建筑都是当地的地标。

郑颖:

建筑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目前听众还是很少的。建筑评论不能只评外形,而对于建筑使用功能的评论还是很多的,在一些网站上,基本上都是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评论,而在外观方面则没有引起百姓们很大的关注度。

讨论现场

白林:

对建筑功能性的评价相对比较理性,而美丑则是比较软性的东西。实际上中国人对建筑的美丑是特别在意的,因为装修产业在中国相当发达。在日本根本没有装修行业,效果图公司很不发达,而中国的效果图公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在装修方面,日本建筑师把建筑做好之后是要进行室内设计的,中国则是设计好建筑外部之后就完成任务了,所以日本人很难理解我们的毛坯房。尤其是在酒店方面,中国很多酒店都是不停地再改装修,如果不重新装修的话就没人入住了。

郑颖:

是的,我订酒店的时候也是看装修日期,装修时间超过5年的酒店我一般就不会选择,因为时间长了很多设施都坏掉了,包括漏水等现象也会出现。当然装修半年以内也不好。

畅言网编辑:

请大家谈谈丑陋建筑的成因。

白林:

这说明中国现在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百花齐放的时代。但“百花”不一定都是好看的花,各种各样的“花”都在开放。这也在另一个角度说明监管力度不严。

郑颖:

我建议在丑陋建筑评选结果产生之后应该对每个获评的建筑进行点评。

白林:

应该以此来教育大众,提高大众对建筑的理解。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要从地域、文化等不同角度来看,引起大家的争论。我觉得中国是最宽容的国度,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郑颖:

很多甲方、开发商都有这样的想法:投资做项目很不容易,所以就一定要做出个引人注目的建筑,这样也更便于炒作,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另外,每个甲方都不希望自己的项目成为其它建筑的背景,所以也就造成了地标性建筑随处可见的现象,这些地标之中不乏优秀作品,当然也会有不少的丑陋建筑。

彭小虎:

丑陋建筑实际上并非只有评选结果中的这10个,比如榜单中的政府大楼项目,其实很多地方的政府办公楼都是这样的,我们只能从中找典型而已。而像一些地方的山寨天安门、白宫类型的建筑,可能当地人民还会引以为豪。

郑颖:

其实这在中国文化里也无可厚非。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只能出现在北京,而外地就不能存在,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实际上颐和园就是模仿西湖建造的,当时乾隆下江南之后,觉得西湖景色很好,于是在北京模仿西湖的样子建造了颐和园,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说颐和园是丑的。建筑互相抄袭是人之常情,所有的建筑都是要互相学习的。

边力:

有些建筑在特定的时候和特定的位置放起来还是不错的,比如这个茶文化陈列馆,放在山里面是很吸引人眼球的。

郑颖:

实际上这样的建筑图是也是很不容易做的。

李鑫:

贝聿铭设计的克里夫兰摇滚音乐名人殿堂曾经也被评为十大丑陋建筑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一是老百姓不太接受这个项目,二是使用功能不是很好,三是造价可能很高。

彭小虎:

丑陋建筑很多是出于对建筑的不理解,大师做的建筑其他人也许就不能理解,包括大师对社会、美学、文化的认识等。比如库哈斯的央视大楼,受到了很多的批评,但是也有很多权威建筑师觉得它很好。为什么现在很多建筑师觉得“茶壶”建筑不好,是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一定层次了,觉得建筑师不应该用具象、低俗的手法去表现自己。其实做那些建筑的人也不用我们去理解,也不指望我们去做什么,因为这样的建筑总会有人喜欢的。

白林: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和汉字有关系,试想库哈斯当初设计央视大楼的时候并不是像做成“大裤衩”的样子,但中国人通过联想之后就把它叫做“大裤衩”,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给别人起外号一样,这是一种文化在建筑上的反应。这种文化有人可能表现得直白一些,有些人表现得含蓄一些。实际上这是中国人一直在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很多事物都在像与不像之间。

畅言网编辑:

在大家看来,什么样的建筑是美的,或者是丑的?

白林:

美与丑是和自然相关联的,有一定的秩序性和层次感在里面,虽然建筑是人设计的,但一定要和自然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这样的东西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比如说对称的美,于是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就会有中轴线。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完全是这样的,有些破坏均衡的建筑也是不错的。

边力:

所以说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美的因素。

董晨光:

北京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包括刚才白老师讲到的“律动”,边工讲到的“与自然的和谐”,我认为还要再加上符合当地的文化底蕴,这样的建筑就是美的。当然,施工质量是基本保障。其实,很多地标性建筑的决策者都是地方的行政长官,设计师即使有更多的思路,也只是修改这个方案而已。

白林:

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建筑都会有人喜欢。

郑颖:

建筑师实际上不用反复改变设计思路,只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就可以了,比如就设计这种茶壶外形的建筑,这就是专业化。只要做专业了就好。

会后合影

幕落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