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一切
Q:毕业后短短几年就获得“80后优秀设计师”、“全国百强设计师”等称号,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奋斗经历吧。
卢霭潮:这个经历应该从我大学开始说起,从刚刚说到的对设计感兴趣开始说起。那个时候有一个具体的定位了,刚出来工作开始有一个三年计划,现在还保持着“我今年要做什么,要学习什么,要完成什么”的计划,第二年、第三年都是连续的,整个过程很开心,这几年走过来以后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遗漏也没有什么没完成的,这三年下来之后很多的计划都已经实现了,而且空余的时候就会利用一些时间去填补自己的一些不足,特别是跟设计师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
Q:在玩乐之中学习?
卢霭潮:对,我特别喜欢别人在玩的时候我就自己偷偷地观察和学习。周末我会跟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去比较静的地方写生,然后去看一些别人的一些现成案例。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经验会有些不足,还不去熟悉的话以后碰到这样的案例的话就会很惨了,所以会做这样的事情去弥补自己的不足。然后还会去速写,手绘是设计师的一项工具,所以去外面画速写的话就能够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室内设计这个专业其实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比如说风水、科技、时装设计还有一些音乐等等,所以我们那个时候还会不断地去找各方面的资料去学习,其实我有时候看电影,我最喜欢看的是好莱坞电影,你不要小看好莱坞电影的片断制作过程,其实他们费了很大的心思去想,特别是一些科幻的场景这些我最喜欢看了,因为他一些场景还有一些元素,我们能够从这个过程里面给借鉴过来到我们的设计里,其实梁志天他也是一个有名的设计大师,他也是这样过来的,他也是从时装设计、电影、音乐等等这里面借鉴过来的,这些其实是息息相关的,有时候你看时装表演,了解了时装的主流是什么,可能就可以大概预测今年室内设计的一个趋势走向了。

卢霭潮获奖作品《君汇世家》
Q:你工作时有没有遇到一些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差点就想放弃不干了?
卢霭潮:有,但都是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出来的时候你很多都不懂,做事情的话不像我现在那样清楚自己要什么,很迷茫、很困难,那个时候经常被人骂又要熬夜加班。刚刚出来工作那段时间每天都是熬夜的,我记得有一次在黄埔那边做了一个项目,40天的时间30天的时间我是没有睡好觉的,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钟,早上9点就要起来看工地,我的座位放了几箱红牛,每天都要靠喝红牛提神,喝完了再去工作,那段时间感觉挺压抑的。其实很多设计师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经历,就是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怎么走,那个时候就有点想放弃了。
Q:不知道那么辛苦为了什么的感觉。
卢霭潮:对,但是你心态放好,坚持下去度过了那可能就没事了,我后来慢慢地也就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觉得新人有写磨砺是好事,像我现在就很坚强,例如你让我通宵赶稿的话我都不怕了,因为我以前经历过这种事情,懂得如何去调剂压力了。
Q:所以我看你比起同龄人显得更为成熟稳重,有没有觉得自己是属于那种思想比较早熟一点的类型?
卢霭潮:应该是。
Q:是什么样的经历令到你会这样呢?
卢霭潮:这应该跟我周围的朋友有关系吧,我的一些朋友们都是一些然后又大好我几岁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人,他们会把他们的新想法拿出来跟我们分享,其中带给我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做人不能过于随随便便什么计划都没有,那个时候我觉得做人应该有一个对的态度,你要朝哪个方向走,你就应该规划好如何去走。
Q:那你觉得现在的80后的设计师所承担的一些责任和义务应该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卢霭潮:责任来说我觉得应该分两个部分来回答,对于责任我是这样看的,如果说你想承担这个责任的话,应该是一个具备有很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品行的人,然后去带领这帮人才能称得上是责任,但是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那个资格和能力去承担这个责任。可是说义务的话应该是有的,因为现在很多的在校的大学生,还有一些刚刚进入这个社会的设计师,他们对自己在设计这一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很迷茫的,我觉得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多一些去跟他们交流,跟他们多一些谈心,就是说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以前的一些经历跟他们说,这样的话我觉得他们才会慢慢地从他们困惑的那个阶段里面跳出来,去激励他们,要不然就跟我以前那样子。
Q:所以你现在是扮演着以前那位帮助过你的前辈一样的角色。
卢霭潮:对。千万不要灰心,如果喜欢这个专业千万不要灰心,要坚持下去要并且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放弃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有什么样的问题的话可以拿出来大家去交流,有很多的事情只是放在心里面的话别人是不知道的,但是你拿出来问,别人就会给你提一些建议,这样你的路就好走很多了。
Q:在现在的室内设计师圈子里面,60、70的设计师大多数已经有一定成就,90后的设计师也开始冒出来了,你觉得80后的设计师现在基本上的发展状态是处于什么的情况?
卢霭潮:很多人都会认为有很大的压力。其实对于80后的人来说以前就有人谈过,很多人写过80后的一些故事,包括韩寒也写过80后的一些故事,堪称为“垮掉的一代”,又有什么“蜗居”、“房奴”,我觉得这些都是源自于对于生活的压力,对于60和70这辈的人来说他们当时是生活在一个还在看黑白电视,还有是两三户人住在一起共用一个洗手间这样的状态,我觉得相对比我们现在科技比较发达了,信息化的一个社会里面其实我们还是比较幸福的,主要一点就是说我们的一个态度,我们自己的一个心态很关键,很多人就认为压力比较大,压力怎么个大法呢,是因为面对着现实的一个枷 锁,还有现实跟理想有一个差距,人们就是为这个差距就会感到很困惑和很渺茫,我个人认为你有压力你才有动力,你没有动力的话你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场空。所以我觉得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你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很多80后设计师现在不足的地方我觉得还是心态,很多人失去了一些向上的心态,很多人有一些对比,觉得我们的一些好的东西,还有一些好的门槛全部都让一些60的、70的人给拿走了。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子的,这些东西应该是你自己创造的,你自己创造机会,你自己去索取,你要是放弃的话,你要是这样认为的话,就算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是拿不到的,还是靠自己去努力。
Q:因此设计圈里面的名人效应并没有让你感到受影响吗?
卢霭潮:还是会有影响的,但毕竟这个圈子里面多数名人设计师是我们的前辈了,他们经历了一些以前我们没有经历的事情,他们可能那个时候相对于设计来说,他们肯定看的东西比我们更加强一些、更加远一些,我觉得这一块的话应该是向他们靠齐有这样的影响。比如说就像刚刚说的,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会把他们的一些作品拿出来分享,我觉得这些作品都挺好的,我们就会慢慢地去学习他,这个影响还是有的。
Q:抱着学习的态度看待。
卢霭潮:对,要自己学会转换。其实说真的对于设计来说很多时候是需要去用心去交流的,跟圈子里面的一些朋友去交流的,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这几年很明显的一个提升就是无论是跟一些设计师朋友还是大师级的人物也好,你跟他们走在一起学习他们的长处,是一种很快的提升。因为我尝试着一段时间就是一个人自己看书,一个人去尝试着去了解一些外界的东西,但是很有局限的,这样学东西其实很少的,但就是说你经过跟他们分享了,所得到的东西就多很多,也有很多是你自己意想不到的。所以我很感谢我们这帮朋友他们给了我一些不同的舞台。
睡觉也能找灵感
Q:有没有自己比较偏好的设计风格?在设计中,你运用何种设计元素来表达自己风格的?
卢霭潮:目前应该还没有特别偏好的,如果说用得比较多的话,也就是一些设计师用得比较多的元素,但我觉得无论什么元素都好,它都是源于生活的细节,作品里面何种元素用得多少应该主要是看你这个案例、这个项目想突出什么样的主题,比如说我们做一个书院的项目,书院项目里面他是一个文人传播和学习的交流场所,它应该是属于那种很有意境气氛的场所,我们可能会用一些水景、灯光或者是一些历史背景,这样的一些有意境的元素比你一些经常用的很硬的元素要好,一般做中式的东西可能就会放一些中式化的东西,如果做欧式的可能放一些欧式的家私还有一些欧式装饰,其实这些都是属于比较硬性的,我是不建议的。因为一个空间所需要的东西应该就是你一进去就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的,而能制造这些效果的东西就应该是一些能带动人心的元素,就不能过于规条化。
Q:就是说不能硬性地运用设计元素。
卢霭潮:没错。现在国内一些设计师都是硬套的那就不是很好,这就代表他们还没有深入层次地理解设计的概念。
Q:那个人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卢霭潮:现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有时我会挺害怕的,“完了,这个项目我相当满意”事实上也就意味着自己到瓶颈了。每做一个项目结束后我总会发现一些自己其实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Q:设计师中有一些人喜欢把自己浸在浴缸里面寻灵感,有些人则喜欢去旅游,你寻找灵感的方式是什么?
卢霭潮:睡觉。
Q:睡觉也能想东西吗?
卢霭潮:睡觉可以啊,其实这个方式应该是一个精通中医的一位朋友跟我说的。那个时候我有什么杂念或者是一些什么困扰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静坐,就在那里冥想,想了以后要么我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要不然就把这个困难给排解掉了,我试了好几次都是很有作用的,比如我想一个概念的时候可能在公司或家里想不到,但是睡觉前的那段时间我自己就会好好静想一下,然后突然就会发现,所谓的灵感就迸出来了,要是觉得很好,就马上就把它记下来。甚至有时候我睡醒的时候开始有意识的时候再去想东西,想着我今天有什么事情做、要完成什么事情,这也会有很多灵感迸发出来,可能我这个方法比较特别。
Q:所以冥想就是你平时灵感的来源。
卢霭潮:这应该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我觉得灵感的一些迸发的几率还是应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一些日常观察。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做某一些东西、做某一个空间的时候,可能这段时间我想不出来,我把这个时间我停下来我自己去走一走,比如去咖啡厅或者酒店转一转,那个时候想法可能就会跳出来。
Q:设计师与业主的关系如何才是最和谐的?
卢霭潮:我觉得应该是朋友,朋友的关系最和谐。因为一般我们做整个项目下来,是需要跟业主作很长的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沟通协调的,但是如果说设计师跟业主很多时候存在一种主顾关系,在沟通的过程之中就会存在一些商业的摩擦,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能够建立在朋友的关系去完成这个项目的话那肯定是最好的,因为朋友跟朋友之间的沟通可以是毫无忌惮和敞开心扉的。
Q:可以平等地去对话。
卢霭潮:对,不像我跟你好像之间有着有一层主顾关系的隔膜,这样下来,可能整个项目下来会有影响的,如果是朋友关系的话,一块共事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康乐活动一样相处得很轻松,就是这样的。
Q:那像现在一些业主会比较在乎风水大师的意见,但如果刚好一些意见与你设计原则相违背的话,你将会如何处理?
卢霭潮: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避免这些事情发生的,如何去避免这些事情,就是我们会提前资讯业主是否相信风水,如果是相信风水的话就先请风水师去那边先看一看现场,然后我们再做设计,相对来说接下来可能会好一些,不会存在太多的一些冲突,也不会浪费时间。但是我记得有一个曾从事设计的风水大师说过一句话,他说风水只是一个文化现象并不科学,那也就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也是经常这样建议业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