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来,居住在番禺某知名楼盘的网友“笑笑”又开始为西晒问题而头疼,“开空调,拉窗帘都解决不了问题,一到夏天,电费就比别人家多一倍”“笑笑”的遭遇随即引来网友响应。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目前建筑的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45%左右。而调查显示,建筑能耗中的第一杀手就是空调,占到50%以上。西晒和玻璃幕墙被誉为建筑内空调能耗剧增的主要原因。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显示,如不加以控制,按照现在的能耗水平,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

图片来源:百度
西晒户型,温度高5℃,空调能耗加三成
广东居民对西晒并不陌生:朝西的房子在夏日午后被强烈的日光长时间曝晒,屋内会异常闷热,即便太阳下山后,吸收了日晒的墙体也会不断释放出大量热能。
有商家做过测算,一般西晒的房间大约比普通房间温度高3—5度,这会使空调的能耗需要增加30%以上。
随机走访广州一些楼盘发现,西晒户型几乎在每个楼盘都存在,特别对于一些市区高密度的高层住宅小区来说,西晒户型数量更多。
“广东一年有八个月气温都在22摄氏度以上,西晒户型不管在哪个楼盘都是销售难点。”一位房地产销售负责人说,为了更好地追逐利润,大部分开发商都不会牺牲建筑密度而不建西晒户型,最多将西晒户型尽量改小,能够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降低甚至消除了西晒影响的更是少之又少。
玻璃幕墙,能耗增加四倍,空调多用七台
除了西晒,另一个建筑能耗的祸首是玻璃幕墙。统计显示,玻璃建筑的耗能是普通建筑四倍。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费维扬把城市“热岛效应”罪魁祸首指向“玻璃幕墙”——— 现在的城市办公大楼建设为了追求建筑外观的美丽气派,大部分使用高耗能建材,用玻璃作为建材,虽然占地空间小,但耗能大。
走访发现,在广州、深圳等地高楼林立的核心商务区,超过一半的建筑都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当中不乏西塔、中信广场等地标建筑,而普遍没有遮阳板、挑檐等降低太阳辐射的措施。
据专家测算,一般的窗墙单位能耗比例为6:1,如果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这些“玻璃盒子”建筑不得不加大功率开放空调调节室温。每3平方米的采光面积就需要用一匹的空调来抵消,而普通建筑20平方米的建筑能耗才需要用一匹的空调来降温,相当于同样面积的玻璃幕墙建筑要比普通建筑至少多用7台空调。
不仅如此,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还恍如一面面巨大镜子,太阳眩光反射到建筑外面,造成光污染和增加都市热岛效应。

图片来源:百度
■节能困局
设计标准一纸空文 建材产品良莠不齐
“通过隔热层、贴窗户玻璃膜可以减缓西晒或玻璃幕墙的影响,欧洲很多建筑都设有隔板和檐角,主要的功能是遮阳。如果建筑整面是玻璃幕墙一定有遮阳措施,而在广东尽管也有类似的规定,执行起来却不容乐观”,广州市贝卡玻璃膜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勇强表示。
根据2007年出台的广东《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的主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夏季最大日射朝向。建筑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朝向的外窗、玻璃幕墙,宜采取各种固定或活动式遮阳等有效的外遮阳措施。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把窗墙耗能指标列入“强制执行”范围,同时规定新建酒店、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一律禁用超大玻璃幕墙。在广州、深圳等夏热冬暖地区,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最大不能超过70%。
但从走访来看,这个标准在执行中成为一纸空文。原省建委主任、广州市房地产协会会长陈之泉表示,许多在《标准》颁布前建成的建筑,改造需要增加费用,而这笔费用当初并没有算在房价里,开发商肯定不肯自觉掏钱。另外,《标准》对于追逐低成本、高利润的商人来说,没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难以推广。
在节能建材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市场上一些号称阻隔紫外线降低建筑内部热量的玻璃膜却还能验钞。大量没有隔热效果或以次充好的隔热膜产品充斥市场。而建筑贴膜的技术规范并不是法律法规,仅是一个行业准则,没有强制性,实施一年多以来,几乎没人执行和监督。
省社科院综合研究室詹天庠教授等专家认为,开发商在市场利益的驱逐下,研究开发的是产品的卖点,更多考虑造型和景观,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而不是考虑节能。在建筑本体的节能问题上,开发商不够敏感和主动,需要政府引导推动。
■专家建言
宁可投资增加50%也要为节能创条件
在广州的过江大桥、许多高校宿舍都建有太阳能面板,白天储蓄的太阳能到了晚上能够为照明、加热水提供能量,“这对于西晒朝向这样阳光照射充足的建筑尤其适用,但在实际的商住楼中却很少采用”,詹天庠说。
陈之泉呼吁,房地产开发不能只看到节能建筑增加投入的一面,还要考虑未来的成本。如果建筑不节能,用户的能源消耗支出就会很大,对社会和消费者都不利,所以宁可投资增加50%也要为未来经济能源节约创造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指出,目前广东的建筑节能政策仍然以惩罚或指导性为主,缺乏激励机制,企业和个人不愿投资节能建筑。他建议,政府应通过立法明确奖惩机制,将政府的惩罚性收入通过奖励手段返还社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同样呼吁政府尽快配套和加强相应的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人重视建筑节能。
实际上,财政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广东建筑节能取得进一步成效的重要障碍。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数据显示,2009年,省级财政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仅为263万元,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仅2600多万元,远远落后于其他兄弟省市。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郭德勤指出“广东的工业节能全国领先,但建筑节能落后于全国,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陈之泉提议,新政策的执行尤其是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开发新型轻型能源政府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补贴。陈之泉还建议开发商要积极行动,学习有关的规定和政策,掌握新型节能材料的用途,尽快建设节能房屋。

图片来源:百度
■网友支招
节能不合格不准售房
网友“清水面条”称,节能是个系统工程,在居住房屋方面,开发商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对广东来讲,西晒的房屋和顶楼的房屋夏天室内温度特别高,能耗消耗极大,应该对这些房子在出售前有个检测,如果这些房子不能达到其他朝向房子的同一能耗标准,就禁止其在市场上销售。
政府出资改造西晒房
网友“裸奔在广州”认为,已有建筑的节能问题应该高度重视,特别是已有民居的节能问题。之前的建筑未考虑节能问题的,如西晒的房子,这在广州不是少数,很多家庭都有这方面的改造意愿,政府一方面应该在对西晒房子改造方式上提出更多方案,另一方面也应该出资帮扶这些西晒房的节能改造。政府出资改造在道理上是可行的,因为能源节约是整个社会受益的。
■小知识 世界地球日
起源于1970年美国。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的环保立法工作。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由此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在每年的4月22日宣传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