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和小雁塔

大雁塔 图片来源:潮阳之窗
大雁塔位于城南雁塔路顶端,曲江风景区之北的慈恩寺内。该寺是唐高宗李治为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修建的皇家寺院。始建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寺成不久,唐高宗令高僧玄奘移住寺内译经。玄奘为保藏佛经请求在寺内建塔。仿西域佛塔形式,名曰"雁塔"。高64米,共七层,每层都能凭栏远眺四方:北面的西安城区;南面的曲江风景、终南山,可以尽收眼底。此塔较荐福寺塔大,故称大雁塔。唐代学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留名于雁塔之下,号称"雁塔题名"现雁塔底层还保留有唐代线刻画,唐太宗、唐高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唐贞观廿二年(648)太子李治为追念亡母文德皇后修建佛寺,因名寺日:"慈恩"。它是在隋无漏寺的旧址上兴建的。位于长安城内东南的晋昌坊。规模宏大,建筑富丽。寺内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僧寮客舍,曲径回廊,星罗棋布,院落多至十余处,房屋多达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占据了晋昌坊的东半部,面积约合四百市亩。寺内殿宇厅廊的墙壁上,多有吴道子、阎立本、王维、尉迟乙僧等名家的壁画。环境优美、花木叶茂,日常游人络绎不绝,寺内设有" 戏场"。 故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引人入胜的文化游乐场所。

小雁塔 图片来源:大麦旅游网
小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南约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塔修建于景龙年间,因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十五级,后经多次地震,塔顶被震坍,塔身破裂,现余十三级,塔基座亦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米。型体秀丽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