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数字中国 开启BIM时代(二)  > 正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11-03-15   来源:网友hurstone投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加速度的BIM之舞

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北京国际饭店、外交部大楼、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长江三峡库区环境保护……这些众人耳熟能详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都出自一家设计院之手,它就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作为有着近60年悠久历史的资深设计院,在涌动而来的三维设计浪潮面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并不是最早拥抱这一浪潮的吃螃蟹者,但它却摸索出了一种渐进式的BIM推进路径,并正在酝酿一场扩及全院的BIM变革。

就在6月份,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建筑设计工作室主创的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项目获得了业内极高的评价,这个曲线优美、飘然卧于西部沙漠之中的大胆创意,赢得了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欧特克共同主办的“创新杯”BIM设计大赛的最佳BIM建筑设计奖的一等奖。某种程度上说,Autodesk Revit在施工图设计尤其是三维建模方面的优势,给了项目建筑师更多施展的空间,但由于当时使用版本较低,在游客中心项目中还没有将BIM的优势完全挖掘出来。在新版本增强较多功能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又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图书馆列入了新的BIM试点名单,并将专业协同设计作为了突破的重点。

“BIM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才刚刚开始,院里高度重视基于BIM的Revit软件的推广,也着力推动更多的专业协同,相信BIM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将会有一个加速度的蓬勃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师吴斌说。

培训班合影

高端感言:

BIM为建筑创作提供了三维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设计、建构,不仅能解决传统设计中各专业协调不够的顽疾,也为全方位、综合性研究建筑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我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建筑师、工程师尽快掌握这个工具,中国建筑的品质和水准必将得到很大的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

“对于施工图设计来讲,三维模型可以关联所有的平、立、剖图纸,只要有一处改动,相关图纸便能自动更改,能避免传统设计中可能出现的漏改忘改的现象,能大大提高出图效率和准确度,这是Revit作为三维设计软件的优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吴斌

 “三维的工作模型可以直接生成平、立、剖图纸,省去建筑师建构三维模型后还要绘制二维图纸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Revit自动生成平、立、剖,使得建筑师对模型的建立需要有更为深入与合理的思考,增强了在虚拟空间中盖房子的感觉,使得设计更加真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赵晓刚
 

中国院BIM发展大事件

2010年11月15日:我院“2010年BIM项目设计研讨会会议”胜利召开

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BIM项目设计研讨会”在院地下二层多功能厅顺利举行。院长助理欧阳东主持会议,宣布大会开始,对会议主题和集团经营现状做的简要汇报,强调本次研讨会主要是通过BIM设计成果的展示,在行业内和院内探讨BIM技术深入应用的方向及目前影响BIM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院在BIM方面的起步是比较晚,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大胆尝试,我们提出改变建筑设计手段,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修龙院长首先致辞,他表示该不该进行设计手段的革新不是由我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是由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院的战略定位要求和现实发展决定的。我院一定要启动BIM,而且势在必行,BIM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谁越领先,谁受益越早;BIM的应用也是我们院战略定位的课题需要,BIM应用是增强企业内部实力,顺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院实现创新的有效载体,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集团将在政策和资金上全力支持推进BIM的应用。同时集团深知对BIM的应用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搞运动,不会一刀切,这样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集团本部层面要制订详细的BIM推进计划。推进BIM应用是我们在技术革新上的重要举措,是我们中国院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今后我们将陆续开启机制和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管理,提高设计质量,提升项目品质,强化集团主业在行业内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引领行业发展,成为以设计为特征,跨行业、多专业的科技型国际知名企业集团迈进。

 

随后,崔恺总建筑师上台致辞。崔总感慨今天有这么的设计人员参加会,体现了我院设计师对BIM应用的热情。他指出BIM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值,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所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达到一个国际先进的水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必要的工具。在国内外很多的城市也能看到一些利用三维设计方法设计的建筑,尤其是这一次世博会,很多的建筑用一般的设计方法是很难完成的。作为院里的总建设师,他希望在BIM应用实践过程中能给大家最大的支持和推动,也希望我们院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学习的高潮;希望每年都能推出一批用BIM来设计的项目,也希望这些项目在技术上越来越成熟,不仅仅是单专业,而且是综合的专业,能够成为我们一个新的设计方面的顶梁支柱。在未来的管理和工程服务上发挥软件的作用,真正的使建筑设计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对欧特克中国研究院黄健铭院长给予我院BIM应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确实应该向兄弟单位学习,我们应该加油!

2010年11月29日:BIM软件培训正式启动

 2010年11月29日14:30,我院BIM软件使用培训班于院3#楼第一会议室正式开班。院长助理兼运营中心主任欧阳东、建筑专业院院长文兵分别做了动员讲话。培训方代表及欧特克中国研究院资深顾问梁进介绍培训目标和具体要求。此次培训的对象为建筑师。三名培训讲师来自上海。限于场地和设备的要求,参加人数为22人,培训为期7天(周一至周日),将于2010年12月5日(周日)进行培训结业考试。后续,我院将围绕BIM软件的使用为广大设计人员提供培训课程,敬请关注。

2010年12月20日:中国院和芬兰普罗格曼公司举行“2010年BIM技术交流会”

2010年12月20日下午午,中国院和普罗格曼公司技术交流会在我院签约大厅顺利举行,出席会议的普罗格曼公司代表有:总裁Mauri Susilahti、出口专员Atte Susilahti、中国区首席代表游洋、中国区代表王浩宇、谢伟;我院出席代表为:院(集团)院长助理欧阳东、国际咨询所所长魏篙川、信息中心技术总监刘斌梅、机电院暖通一室副主任韦航、设计运营中心技术主管孙霆等5人,会议由院长助理欧阳东主持。
    会议旨在确立双方在BIM应用本土化领域的长期、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快速推进BIM技术的行业应用,提高我院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推动行业进步。
    欧阳院长介绍了中国院的历史沿革和经营情况以及行业BIM应用的现状,阐述了他对BIM的理解以及对欧特克BIM产品站略方向上的期望,重点提出双方合作的框架和分工,分析双方在合作中的受益点,中国院愿意成为BIM应用的实践基地,希望通过与普罗格曼公司实现双赢,推动本土化应用。普罗格曼公司总裁Mauri Susilahti介绍企业情况,表达与中国院BIM应用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评价合作的结果一定是双赢的,对行业发展非常有意义的。愿意与中国院一起共同推进BIM在中国的标准化进程,并就相关问题与我方进行认真的讨论分析。与会的其他普罗格曼代表也各自表达了对战略合作的大力支持,并经尽快落实细节,启动合作。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